第500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如今天下,世人都知道,陇西出将,河东出相。
  江淮和巴蜀经济富庶,也多有文学之士。
  可陇右是什么地方?
  说的好听点陇右是文化荒漠,说得不好听一点陇右就是流放犯人的。
  哪个博学鸿儒会定居陇右的。
  顾况说道:“这本书从周威烈王开始写起,一直写到了隋炀帝,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是通古今之书。”
  顾况又想起了赠书的时候,那位留后使说的话。
  “建宁王说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又以太宗皇帝以史为鉴之说,赐名此书为《资治通鉴》。”
  这下子韦应物傻了。
  诗词歌赋虽然也是文学,但是和编写史书相比,那工作量和难度可都不可同日而语!
  要知道编写一本史书,那可真的是要穷经皓首,耗费一生的心力。
  以时间为纲的编年体史书中,最有名的就是《左传》了。
  而传说左丘明为了编写《左传》,足足耗费了半生的时光。
  而且编写史书这东西,不是说诗词歌赋靠着天赋才华就行的。
  必须要翻阅大量的历史书籍,还要搜集各种散存的史料。
  可以说是这是古代文学第一大成就!
  陇右竟然有人能写这样一部书?
  韦应物这下子连茶都不想要喝了,他对着顾况说道:
  “逋翁兄,能否观一观此等奇书?”
  顾况立刻说道:“当然没问题,我扫榻欢迎义博兄!”
  两人立刻赶回到了顾况的家里,当韦应物看到了书架上洁白的陇右书籍,忍不住摩擦书籍,露出痴迷的表情。
  而当他看到一整排的《资治通鉴》,更是激动的呼吸都要停止了!
  只是翻开目录,韦应物的眼睛就没办法离开,奇书!真的是奇书!
  他立刻对顾况说道:“逋翁兄,可否让我留宿,夜览此书?”
  顾况洒脱的说道:“欢迎之至!”
  就在韦应物如饥似渴的阅读《资治通鉴》的时候,商博带着手下,拉着一口箱子来到韦应物的宅院前。
  虽然韦应物是韦氏一族出身,但是如今京畿失陷,他又不是京畿韦氏的正房。
  他这点俸禄自然请不起奴仆小厮,商博敲门之后,一个妇人说道:
  “我家郎君今日未归,贵客可留下拜帖明日再来。”
  商博却让人将一口箱子留在门口,接着对门内妇人说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