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山丹牧场有不少牲畜,如今放弃牧场是为了打吐蕃人,但是大家好不容易出栏的牲畜是以后张掖发展的本钱。”
  崔涛也有些心疼,山丹牧场这个项目是他好不容易才弄起来的,经过玩家的配种饲育,好不容易才恢复了一点元气,现在要全部放弃,确实太可惜了。
  崔涛向郑和问道:“那有什么办法?”
  郑和将早就准备好的预案拿出来说道:
  “规模化高密度养殖场!这一次对我们河西畜牧业,乃至于整个大唐畜牧业是一次难得的转型机会!”
  尉迟信看向郑和,这家伙都转到骑兵了,竟然还想着养牛养猪。
  郑和继续说道:“现代畜牧业的特点就是高密度养殖,一个养殖场可以饲养大量的猪牛羊,而不需要占据太大的地方。”
  “我们山丹牧场的牲畜要迁回去,可是张掖以西有地方给我们放牧吗?”
  众人摇了摇头。
  山丹牧场的位置得天独厚,张掖以西根本没有这么好的地方来放牧了。
  郑和立刻说道:“既然没有地方来放牧,我们可以建造养殖场,用圈养的方法来养殖。”
  郑和立刻在地图上圈了几个点:“这几个地方气候适合,靠近水源,交通也很方便,后世几个大型的养殖场就建造在这些地方。”
  “我想把山丹牧场迁出来的牲畜都送到养殖场里,在张掖实验规模化高密度养殖。”
  郑和的这个提议,最后还是得到了崔涛的支持。
  按照他选定的地址,崔涛给这些地区的里长玩家们政策和扶持。
  郑和则负责出牲口和技术,以后出栏的牲畜则大家平分收益。
  而规模化养殖,还需要牧草和药品,郑和又向酒泉赵晨的药厂订购了一批大蒜素,最后向崔涛提出了牧草的解决方案。
  青苗!
  没有长成的庄稼,也是上等的牧草。
  这些庄稼营养丰富,作为饲料确实是浪费。
  如果不是坚壁清野,再过一两个月就是收获的时候,百姓是怎么也不会收割青苗的。
  可是如今要坚壁清野,大批的庄稼都要清理掉,不能留给吐蕃人。
  郑和提出的方案是,从百姓手里,按照去年庄稼价格的八成收购。
  而收购来的青苗则作为饲料,用来供应后方兴建的养殖场。
  官府收购的钱,则是崔涛用山丹牧场的牲畜向王府银行抵押,从王府银行借贷出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