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道源拿出建宁王的印鉴,向原州刺史的属下表明了身份,说明自己是建宁王的属下,负责押送这些牲畜和战马到凤翔府。
  原州刺史自然不敢怠慢,建宁王是皇帝的儿子,不同于其他出镇边关的节度使,儿子向老子送礼,原州刺史胆子再大也不敢耽搁。
  于是原州刺史一边向沿途的州府报信,一边向凤翔府朝廷报信,告诉皇帝这么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原州刺史甚至动员原州的百姓,帮助李道源一行人押送这些牲畜战马。
  这下子李道源他们反而轻松起来,沿途的州府都会派人来帮着他们押送牲畜战马,一行人一路向南,直奔凤翔府而去。
  接到了沿途州府的奏报,皇帝一开始是震惊的。
  皇帝是在灵武登基的,陇右是个什么鬼样子,他自然是清楚的。
  其实在皇帝心中,他已经基本上放弃陇右了。
  派遣儿子去陇右,也只是为了让这个儿子远离政治漩涡,确立太子的正统性。
  这个陇右大总管,也是个有名无实的职位,陇右多骄兵悍将,北庭和安西都护府又长期对朝廷离心离德。
  可没想到建宁王李倓到了陇右,竟然真的控制住了陇右。
  房琯就任河西节度使的时候,就曾经上奏朝廷说建宁王“割据陇右,有不臣之心”。
  当时皇帝还以为这是房琯危言耸听,故意搬弄是非。
  接着房琯就任河西之后,又连连上书说建宁王占了河西三郡,请求朝廷免去建宁王“总管陇右”的职位。
  那时候皇帝也觉得是河西三郡借着建宁王的名义反抗朝廷,只是当时西北没有兵,所以朝廷只能留中不发,不理睬房琯。
  可是现在儿子派人带来万头牲畜和千头战马,皇帝这才相信,自己这个儿子真的控制了陇右。
  若不是真的控制了陇右,又怎么可能拿出这么多牲畜战马来支援朝廷呢?
  如今皇帝是真的相信房琯上奏的内容了,建宁王真的割据陇右,图谋河西。
  这也让皇帝的心情非常的复杂。
  喜的是朝廷刚刚青渠大败,正需要补给,这一万牲畜和一千战马可是一大笔物资,而且是就地可以用的物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