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8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到了泰兴二年,旱灾区域从北地扩散至陇右,流民渐渐增多,不过朝廷早有准备,蜀中的粮食从陈仓经由渭水逆流送入陇右。
  这场旱灾更像是对这个新生帝国的一次考验。
  杨峥一手提着粮食,一手提着刀子,五万铁骑在大兴枕戈待旦,防备有部族趁天灾作乱。
  不过这显然是多余的。
  文鸯的大胜对外有极大的震慑力,对内也增强了凝聚力。
  而一个开国皇帝的威信,没人敢来挑战。
  偌大的中原帝国,若是连一场局部旱灾都处理不了,可见其垃圾到了什么地步。
  旱灾虽然还在扩大,伴随着蝗灾,但并未撼动大秦的统治基础。
  “陇右、河西灾民十三万,河套灾民四万,草原受灾也颇为严重,数月间,有两万帐南下……”
  压力越来越大,鲁芝脸上的皱纹多了几条。
  “大兴的粮食够不够?”
  “河东、南阳、汉中、洛阳接连两年都是丰收,粮食绰绰有余,然则,这旱灾有向关中蔓延的迹象。”
  “粮食够就行,伯父无需多虑,朕准备以工代赈,开广通渠,挖掘大兴至潼关的运河,引黄河水入关中。”杨峥准备晚几年再弄。
  但现在旱灾一直不消停,几十万没事干,说不定就闹出什么事端。
  广通渠的好处不言而喻,进一步加强大兴与关东的联系。
  第八百九十章 旱
  “此策甚好!”鲁芝点点头。
  被灾民从河西和陇右弄到渭南来,一则放在眼皮子底下,不容易生乱,便于管理,二则减小了运输粮食的损耗。
  杨峥拍板的决议,三省迅速通过,户部、兵部、工部,以及地方官府迅速运作起来。
  陇右灾民可以直接渡船顺渭水而下。
  凉州的灾民可以走泾水,沿途还有不少驿站设立了粥棚,越往大兴的方向,粥的浓度越高,还备有咸菜。
  汇集在大兴城下的百姓越来越多。
  六部官员效率极高,将人口迅速分流,从东西两面同时开挖,加快工程进度。
  除此之外,杨峥还准备了两万中军铁骑,日夜巡逻。
  宣义使、锦衣卫也派了出去,散布在灾民中间。
  防人之心不可无。
  雍凉种群复杂,很难说没有野心之辈会蠢蠢欲动。
  “陛下视汉夷如一,夷人望陛下如望父母,岂会背反?”刘能拍着胸脯道。
  秃发树机能——刘能……
  杨峥总感觉有种莫名其妙的滑稽感,不过自从改了名之后,刘能活跃多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