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毌丘俭为何听自己的?
  即便毌丘俭听自己的,就能击败司马家的众多名将谋臣?
  一如当年高平陵时,那么多人劝过曹爽,不要投降,退往许昌。
  但曹爽依旧充满幻想的举双手投降。
  天下之事,皆由形与势反复累积,各种内因外因叠加,才最终爆发。
  你施加的力不够,不仅无法改变形势,反而会被这股时代的巨力扯进去,正如当年淮南一叛时,杨峥反复横跳,自以为得计,却引来三面合击西平。
  若不是陈泰、夏侯玄、郭淮、邓艾、姜维互相牵制影响,杨峥绝活不到现在。
  强力干预历史进程,只会增加各种不确定性。
  杨峥最大的优势,就是知道历史的进程,知道什么时候该屈身守分,什么时候要拔刀而起。
  指望毌丘俭、诸葛诞干掉司马家,无异于缘木求鱼。
  还不如老老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做大做强……
  第三百四十八章 汉关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萧关又称汉萧关。
  自秦汉起,便是西北咽喉之地,抵御西北游牧的前沿阵地。
  历史上的大唐吐蕃之战,宋夏弱鸡争雄,都在此关之下。
  渡河之后,黄土茫茫,一片荒凉萧索。
  安定的精华区域在东面泾水、乌水下游河谷,西面缺水干旱,少有人居。
  北地郡被羌胡侵占之后,汉人势力缩回安定,治临泾县,东汉永初五年,先零羌大动乱,攻破安定,临泾、高平诸县皆废。
  平定先零羌后,汉人回返,但主要集中在东面的临泾地区。
  萧关所在的高平县逐渐荒废了。
  杨峥如入无人之境,没有一军前来阻拦。
  沿着萧关故道深入,行了百多里,才见到秦长城逶迤于六盘山上,由西而东横跨泾河,横亘在萧关故道上。
  见了此地之地形,杨峥才知道卫瓘、杜预为何要鼓动自己先取安定郡。
  等于是一关控锁南北东西。
  河套、河西、陇右、关中皆在此关雄视之下。
  不过一百多年的风雨沧桑,秦城与汉关皆已斑驳,有不少坍塌之处。
  关上旌旗招展,明显早有防备。
  “雍凉军大败,安定胡氏、张氏、皇甫氏联合,聚私兵四千,共守萧关!”斥候一身尘土的前来禀报。
  杨峥忍不住眉头一皱,这些安定大族还真是头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