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贾充前脚走,陈泰后脚就进入帐中。
  两人对望一眼,均避开对方的眼睛,陷入默契的沉默之中。
  片刻之后,陈泰拱手道:“泰代大魏谢都督深明大义。”
  郭淮长叹一声,“大将军三族被夷,天下瞠目,司马公七十高龄,本可为伊霍,名垂青史,却为……只恐大魏日后不宁。”
  郭淮敬重司马懿是真,与夏侯霸不和是真,但对曹魏的忠心也是真。
  而郭淮的雍州刺史、射阳亭侯是魏文帝亲封的。
  郭家满门受曹魏重恩。
  与绝大多数曹魏重臣一样,站在司马懿一边,是因为曹爽的倒行逆施大失人心。
  包括曾经劝司马懿动手的孙礼一样,只是希望曹魏能有一位诸葛武侯。
  而司马懿此前也一直是如此包装自己的。
  谁也不会想到,司马懿得势之后,立即翻脸不认人,违背洛水之誓,反手就大开杀戒,灭曹爽满门。
  这显然跟诸葛武侯不是同一条路。
  陈泰在调任尚书之前,原是并州刺史,振威将军、持节、护匈奴中郎将。
  在北面的地位不弱于郭淮。
  此次调任凉州,实在是因为无颜见天下人,自请赴边。
  “雍凉南有蜀贼,北有匈奴鲜卑,西有羌胡,实为国家之要害,大魏日后也许不宁,但雍凉不得有丝毫差池!”陈泰目光如铁、语气如山。
  第一百九十三章 抉择
  战争结束了。
  但只是暂时。
  “郭淮不会放过某,司马家也不会放过某。”夏侯霸精神萎靡道。
  朝廷的诏令,永远是悬在头顶上的利剑。
  现在是召回,下一次直接罢免,夏侯霸这个卫将军和秦州刺史就当到头了。
  没有这些官衔在身,金城、陇西诸将会听他的命令吗?
  何晖的背叛,不仅伤了他的人,也伤了他的信心。
  而其他的几个将领,无一不是有深厚背景。
  就算夏侯霸想造反,这些人也未必会跟随。
  杨峥心中暗自警惕,幸亏自己早有准备,西平诸将要么是从底层拉起来的,要么有姻亲之盟,几场大战后,对杨峥服服帖帖。
  “司马懿肆意妄为,秉持朝政,莽卓之志已显,将军身为夏侯氏之宗主,国家勋贵,乃大魏之柱石,可暗中联络忠志之士,结为外援,威压洛阳!”
  通过此战,杨峥也看出来了,忠于曹魏之人还是很多的。
  司马懿这条路并不那么好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