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翻云覆雨(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过,这样的军队,到底少见,倒也不必担心太多了,因此杨宣凝命令的说着:“我给你一万兵,并且所有伤兵也留给你,你给我清理郡内,并且控制和收编水师,一月之后,我会给你旨意,横扫附近郡县。”
  “臣遵旨。”
  顿了一顿,罗士信终于开口问着:“王上,是不是要立刻回去讨伐呢?”
  “正是如此,你想问的是秦琼吧,此人已率数百人,进入沈法兴军中为将,爱卿对此,有什么意见呢?”杨宣凝森然说着。
  “秦琼背弃主上,死不足惜,但是念在是一员大将,有益王上大业的份上,还请王上给个机会。”
  “给个机会,怎么说?”杨宣凝语气转柔。
  “臣写信一封,劝之重投王上,戴罪立功,还请王上天恩。”
  “若是他不肯呢?”
  “若是不肯,就是他自弃忠义,我和他的兄弟情意,就此一刀斩断,以后各为其主,绝不容情。”罗士信凛然说着。
  “好,爱卿有忠有义,公私分明,寡人怎会吝啬,就再给他一次机会,你自可去办,好了,你可以退下了。”
  “是,臣告退。”
  等他离开之后,杨宣凝哑然失笑,果然,能够留名青史者,都不简单,想必罗士信知道秦琼谋反后,他就一直在思考和犹豫,图谋怎么样化解,毕竟秦琼和他同出一军,又是同乡,论关系实是不浅。
  只要杨宣凝稍有几分猜疑,罗士信的前途就可忧,但是如果一点也无动于衷,又使人觉得此人无情无义,让人心寒——现在如此求情,不但表现了其人有情有义,仁至义尽,而且也表明了自己最后忠诚于主上的决心。
  如此短短几句,也真难为他了,其实这仅仅是走过场,秦琼犯了这样大的事情,岂会因为一信而回来?
  就是一种情义的仪式。
  这事处理完毕,又有御卫进门,恭身施礼说着:“徐子陵求见王上!”
  杨宣凝一呆,他从窗口望出去,就见得远远的庭院入口处,就是徐子陵,他点了点头,说着:“让他进来。”
  徐子陵这时,立在庭院口的一棵大树之前,这时,已经三月初,春光明丽,春芽发来,欣赏着其中勃勃的生机,他感到心胸扩阔至无限,人世间一切你争我夺,都变成永恒中无足道的小事。
  这三个月来,他一直在唐军之中,见多了杀戮。
  这一次,更是见得了无数僧兵,一个个横尸在地,却半点也救不得。
  这种感觉,顿时使他生出了无比的厌倦心,这是第二次人生的重大打击,别人是无法理解他心中这种沉重而无奈的感觉。
  自己在扬州,知道寇仲死后,是第一次受到人生的打击,似乎生命中失去了一个无比重要的部分,再难完美,在失魂落魄的情况下,他遇到了东溟派,并且被选中,他当时只想离开伤心地,因此不顾一切的上了船。
  在东溟派,他获得了武功的传承,虽然只是二流功法,但是却也使他越来越愈来愈沉醉于武道的探索里,只有这样,才能忘记一切伤痕。
  随着他武功的进步,吸引了东溟夫人和公主的注意,威胁到了尚明的地位,因此暗箭冷刀层出不穷,他又厌倦这些,离开了东溟派,转流浪天下。
  偶然的机会,他遇到了师妃暄,并且获得她的赏识,获得了一卷宁道奇注译的道经,因此打开了通向无上武道的大门。
  也因此第一次品味到了爱情的滋味,对他来说,这是继寇仲之后,生命里最难以承受的东西,每当想起她,他便涌起神伤魂断的感觉。
  因此他才答应,为她作些事情。
  但是经过这次战斗,亲看见上万人就这样死去,感觉到这种无能为力的感觉,他又离开军中,不自觉之中,来到了西湖边,也许这时因为大战的缘故,宽阔的西湖上,出奇地不见片帆只船,惟见西湖滔滔,滚流不休。
  就在这时,日落西山之下,夕阳的馀晖,照得西湖水霞光泛彩,有种永恒不灭的美,徐子陵看得心神皆醉,停步负手静观,只觉整个人的精气神无限腾升,与万化冥合。
  在这刹那的光景中,他再无内外之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