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嫁给丑夫后 第6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寂静的夜里,低沉而温和的嗓音响起,“这些书里有一本山河记,挺有趣的,要不要看?”
  清言犹有哽咽,小声说:“我想听你读。”
  邱鹤年并没拒绝,他让他靠坐在床头,拿起床上书中的一本。
  灶膛里的火还在燃着,屋子里很暖,油灯再一次被燃起,火光映照着邱鹤年相貌出众的半张完好的脸。
  他就在安静温暖的夜里,坐在床侧,给清言一页一页地读书。
  这屋子虽小,但书里山河广阔、景色壮丽。
  清言闭上眼,幻想着自己和作者一样,用双脚亲自丈量那一寸寸壮阔的土地,渐渐的,身体放松下来,睡着了。
  第7章 汤圆真甜
  第二天早上,吃过饭,两人都收拾好,穿上齐整的新衣服,该出发去于家了。
  清言打定了主意,走到半路他就装病复发了,就算装疯卖傻,也要死钉在路上,绝不回于家。
  邱鹤年将那些东西都用绳子在推车上绑好固定住,然后在车板上放了厚实的垫子和被子,让他身娇体弱的小夫郎坐到上面,盖好棉被,他推上车子就准备上路了。
  清言本来说什么都不肯上去坐,他好歹是个大小伙子,体重不算轻,再说车上还有这么多东西呢。但邱鹤年坚持,再一个清言打定主意要在半路装病的,也不会让对方累到很远,所以就上去了。
  结果两人刚把门锁好,清言在车上还没坐暖垫子,院门还没出去呢,就有人哐哐敲上了那道木门,两人互相看了看,邱鹤年就放下推车,走过去开门,清言也从车上跳了下来。
  邱鹤年身材高大,清言没看见来人的样子,就听见两人说话。
  那是个中年男人的嗓音,他说自己从镇上来,是来串亲戚的,正好于家人求他给传个口信,他就过来了。
  这人嗓门大,语速也快,很快就把话说明白了。
  据他所说,是于家的老头让他传的话,说今天他们就不用回门了,于清习最近要去县里参加县试,家里事情多,忙不过来,回门的事等以后闲了再说。
  于清习是清言同父异母的弟弟,和身为哥儿的清言不一样,他是于风堂心里未来真正能光耀门楣、光宗耀祖的心头肉。
  县试他不是第一次考,考不过父亲也不过是叹了口气,还是和颜悦色地敦促他好好温课,下次再接再厉。
  于风堂自己当年是考过了院试的,成了正经的童生,但资质有限,后来再没能更进一步,这是他一辈子的遗憾。
  原主从没真正上过私塾,只靠他心情好时教导一二,但因为天资聪颖,后天也努力,县试和府试都是一次就过,于风堂对他根本就没抱什么希望,见状,心里说不上什么滋味。
  继母心眼坏,几次枕边风吹过去,说这哥儿就算考中举人又怎样,做了官也不会被委以重任,反倒让人笑话咱们家家风不好,让个哥儿出去抛头露面,况且他也老大不小了,就这么放在家里,饭要吃得,还时不时买书买笔墨,家里哪供得起两个读书人啊。
  于风堂心里本来就有私心,这么一听,就同意将大儿子嫁出去。
  他懒得管家事,就都让女人操心,尽管对结亲对象不满意,但女人从那个打铁的手里要了不少钱财,他也就松了口了。
  还配合女人欺瞒大儿子,将即将赶赴院试的他灌了药,稀里糊涂地送上了轿子。
  轿子被抬走的时候,这老于头还在后面叹气,冲轿子里的儿子喊道:“我这都是为了这个家好啊,将来你会明白我这个做父亲的难处的。”
  这话被轿子里半昏迷的原主听得一清二楚,轿子走到半路,他就咬舌自尽了。
  如今于风堂叫人传信不让他们回门,清言心里想,怕是这个死老头子自己也心虚,再者应该也是看不上邱鹤年这个儿婿。
  不过他心里并没有多少气氛和怨恨,毕竟这是原主的父亲,和他无关,而且既然如此,就不用回门了,他就不用厚着脸皮装病了,节省了很多麻烦。
  经过这个事,清言想,以后他要是和于家彻底断绝关系,也说得过去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