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山野日常 第167节(2 / 4)
李书记听了,赞道:“卫生意识很好。”
许秀芳笑道:“这都是教我蜜饯的师傅教导的。”
因为何淑琴的身份还比较敏感,并不想要引起注意,且她提前就跟许秀芳说过了,许秀芳就只是简略的略过,没有详细介绍自己师傅的情况。
在许秀芳的引导下,李书记、张科长、刘会计一行人,很快就换上了外套,戴上了口罩,清洁了双手,还给鞋子也套上了一层袋子。
要备置齐全这些东西,还费了许秀芳不少的心思,最后又求助了远在纺织厂的英子姐想办法,英子姐根据许秀芳、何淑琴的要求,自己动手赶制出来的。
李书记等人换完了后,心下十分感慨,以农资社现有的规模,也就是个小作坊,但这个小作坊,提前就有了大局观,为以后的发展考虑到位。
顿时,李书记对农资社的发展,又期待了几分。
刚才,刘会计忽然说了拉电话线的事情,李书记与张科长两个人,私底下也感慨了很多次,想着要是有电话,以后跟这些大山里的交流,就没有那么麻烦了。
他们也想拉电线啊。
可——
他们暂时也无能为力。不是他们不愿意,他们其实早就已经向上头反应了情况,尤其是李书记,这一次还亲自去了省里,找了自己以前的老领导,可也没有得到肯定的答复。这边上头没有给消息,他们一个小小的公社自然也不敢出口答应下来。
所以,这件事,就暂时搁置在一边。
……
制作好的蜜饯,就放在木盆里面,一盆一盆的,散发着甜蜜的香味,看着十分诱人。
许秀芳一个个介绍,道:“我们这里的蜜饯品种,目前有两种,一个是我们黑山特产的黄桃,另外一个是猕猴桃,这两个都非常适合做蜜饯,味道很不错。”
李书记笑道:“只是看着,就觉得非常不错了。”
全程看下来,李书记对农资社很满意,也对许秀芳这个副厂长非常满意,大力的肯定了她的工作。
在参观了蜜饯制作车间后,许秀芳就带着几个人,回到了农资社的会客室。
农资社其实本质上还是个草台班子,但许秀芳根据自己学习到的,将一些必要的设施,都准备了一些。
那会客室,说是会客室,其实就是一个空荡荡的房间,摆放了一张桌子,几张凳子,并摆放了一套茶具。
茶具自然也不是古董,是很普通的,在百货大楼买的。
谢清没什么事情,就自动古来,帮着泡茶,她将烧好的开水瓶拿过来后,便取茶叶,给大家泡。
本来,许秀芳只准备了白开水,并几个喝水的茶杯,但谢溧说他们农资社自己产茶叶,那么,以后茶叶就是他们的门面,他们也要见缝插针的,向可能到农资社的人展示一下黑山野茶与黑山苦茶。
这段时间,来农资社的人并不少,大多是其他公社派过来学习的,因此,许秀芳后面又配备了一套茶具,摆上了茶叶,只要有外地的人过来,就用茶叶招待。
谢清泡了茶后,许秀芳轻声叮嘱了一下。
谢清笑着点头:“我马上就送过来。”
刘会计笑着问:“你们打什么哑谜啊?”
许秀芳笑道:“刘大姐,我看你们路程辛苦,肯定还没有吃饭吧?我让这边帮忙给你们做点饭菜,先对付一下。”
刘会计一听,哈哈笑道:“你不说还好,你一说,我感觉肚子更饿了,哎呀,也不知道咋回事,本来我们带了干粮的,可进了你们村子后,就不想吃自己的干粮了,就觉得你们这里的空气,都比镇上舒服。”
李书记、张科长要比较内敛,很认同刘大姐这话,就是没说出来。 ↑返回顶部↑
许秀芳笑道:“这都是教我蜜饯的师傅教导的。”
因为何淑琴的身份还比较敏感,并不想要引起注意,且她提前就跟许秀芳说过了,许秀芳就只是简略的略过,没有详细介绍自己师傅的情况。
在许秀芳的引导下,李书记、张科长、刘会计一行人,很快就换上了外套,戴上了口罩,清洁了双手,还给鞋子也套上了一层袋子。
要备置齐全这些东西,还费了许秀芳不少的心思,最后又求助了远在纺织厂的英子姐想办法,英子姐根据许秀芳、何淑琴的要求,自己动手赶制出来的。
李书记等人换完了后,心下十分感慨,以农资社现有的规模,也就是个小作坊,但这个小作坊,提前就有了大局观,为以后的发展考虑到位。
顿时,李书记对农资社的发展,又期待了几分。
刚才,刘会计忽然说了拉电话线的事情,李书记与张科长两个人,私底下也感慨了很多次,想着要是有电话,以后跟这些大山里的交流,就没有那么麻烦了。
他们也想拉电线啊。
可——
他们暂时也无能为力。不是他们不愿意,他们其实早就已经向上头反应了情况,尤其是李书记,这一次还亲自去了省里,找了自己以前的老领导,可也没有得到肯定的答复。这边上头没有给消息,他们一个小小的公社自然也不敢出口答应下来。
所以,这件事,就暂时搁置在一边。
……
制作好的蜜饯,就放在木盆里面,一盆一盆的,散发着甜蜜的香味,看着十分诱人。
许秀芳一个个介绍,道:“我们这里的蜜饯品种,目前有两种,一个是我们黑山特产的黄桃,另外一个是猕猴桃,这两个都非常适合做蜜饯,味道很不错。”
李书记笑道:“只是看着,就觉得非常不错了。”
全程看下来,李书记对农资社很满意,也对许秀芳这个副厂长非常满意,大力的肯定了她的工作。
在参观了蜜饯制作车间后,许秀芳就带着几个人,回到了农资社的会客室。
农资社其实本质上还是个草台班子,但许秀芳根据自己学习到的,将一些必要的设施,都准备了一些。
那会客室,说是会客室,其实就是一个空荡荡的房间,摆放了一张桌子,几张凳子,并摆放了一套茶具。
茶具自然也不是古董,是很普通的,在百货大楼买的。
谢清没什么事情,就自动古来,帮着泡茶,她将烧好的开水瓶拿过来后,便取茶叶,给大家泡。
本来,许秀芳只准备了白开水,并几个喝水的茶杯,但谢溧说他们农资社自己产茶叶,那么,以后茶叶就是他们的门面,他们也要见缝插针的,向可能到农资社的人展示一下黑山野茶与黑山苦茶。
这段时间,来农资社的人并不少,大多是其他公社派过来学习的,因此,许秀芳后面又配备了一套茶具,摆上了茶叶,只要有外地的人过来,就用茶叶招待。
谢清泡了茶后,许秀芳轻声叮嘱了一下。
谢清笑着点头:“我马上就送过来。”
刘会计笑着问:“你们打什么哑谜啊?”
许秀芳笑道:“刘大姐,我看你们路程辛苦,肯定还没有吃饭吧?我让这边帮忙给你们做点饭菜,先对付一下。”
刘会计一听,哈哈笑道:“你不说还好,你一说,我感觉肚子更饿了,哎呀,也不知道咋回事,本来我们带了干粮的,可进了你们村子后,就不想吃自己的干粮了,就觉得你们这里的空气,都比镇上舒服。”
李书记、张科长要比较内敛,很认同刘大姐这话,就是没说出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