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海带着一扇门 第458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是被看重了啊。
  在一个田埂处,两个人直接坐在了地上。
  赵保山对着周小川招呼了一下,“来,坐下说。”
  周小川闻言便跟着坐了下来,笑道:“赵队长,找我有事?”
  赵队长闻言看向了旁边的冯会计。
  对方见状便开口说道,“是啊,我们想问一下,我们要是弄个榨油的小作坊,要什么东西?要多少人?”
  周小川闻言笑道:“冯会计,你考虑过划算不划算吗?”
  冯会计一脸的不在意,“哪有什么划算不划算的。反正又不是一直要榨油。冬天农闲时间那么长,反正没事做,平时每个月弄一次就好了啊。剩下的时间下地干活就是了。放心,榨油的时候算你的工分。”
  听到他的话周小川翻了翻白眼。
  这算盘打的是真精明啊!
  我要你那工分有什么用,我又不愁吃。
  不过他还是笑道:“少量的将就一下没事,要是太多了,就要专门的工具了。东西简单,就是材料难得。需要铁。”
  两人闻言傻眼了,那天看着周小川做的时候,感觉挺简单的啊。
  看到两人的表情,他笑了笑解释道:“冯会计,那天我之所以问你们村里榨油多不多,就是这个原因。”
  “你想一下,剥花生,蒸花生,炒花生,还有压榨,这些东西少的时候很容易掌握,但是多了,就要人了。至少也要三四个人吧。”
  说完,便把大概的步骤说了出来。
  他也不怕两个人知道。反正这玩意以后看看就会了。
  重要的是只有他能保证最大的出油率。
  说完他又继续说道:
  “行,就算是按照你刚刚说的,农闲的时候去弄,那几个人算下来差不多也要一个人的工分。”
  两人听到周小川说的那么多,感觉没戏。
  但是听到最后算下来要一个人工,他们眼睛一亮。
  扯那么多都是没用的,他们就知道算投入的和产出的划算不划算。
  一个人的工分换两个人的口粮,而且增加了一成的出油率。
  至于材料,要是能弄到的话,就没关系了。
  反正又不是一次性的东西,铁的东西能用个十来年,甚至几十年都不会坏。
  而且两个人可不止是想给自己村里榨油。
  有工具,有手艺了,那些离下林生产队比较远,离他们生产队近的村子,就能到他们这里来榨油了。
  他们已经想好了,心也不用像下林生产队那么黑,豆饼做手工费就行了。
  豆饼多了,以后说不定还能养几头牛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