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蒋充仪笑吟吟地掀开了挡在烛火周围的罩子,把那张纸条凑到蜡烛边点燃,火焰倏地一下爬上纸条,她松了手,没一会儿,那纸条就化成了一堆灰烬。
  她转过身来看着长顺,“你有什么话要说么?”
  长顺姿态僵硬地站在那儿,却什么话都说不出。
  蒋充仪已经知道容真对她起疑,也知道他是派来监视她的眼线,但容真究竟知不知道她和陆承风的私情,恐怕她也尚在怀疑中。
  这样天大的事情若是叫皇上知道了,恐怕陆承风和她都不会有好下场,她会怎么做呢?
  长顺越想心越凉,这个女人也许会斩草除根,想方设法除去容真……如今她引自己来,恐怕也是要杀鸡儆猴,给容真迎头一击。
  万籁俱静的时刻,蒋充仪像个少女似的歪着头打量他,然后含笑道,“知道吗,你现在这样子很像我曾经见过的稻草人。”
  她的眼里闪过一些如雾的绮思,好像看到了某年秋日里那个男子骑马带她去的田垄,他指着那大片大片金黄色的麦草,笑着对她说:“蒋瑜你看,那便是我送你的海。”
  彼时他是世家之子,赴考的贵族书生,而她是常年养在深闺的姑娘,他们相识于桃花节上的一只纸鸢,故事美好得恰似戏曲里的郎情妾意。
  她欲看一次碧海潮生,无奈京都远离海岸,他便带她来看了一次金色的麦浪,这也是她记忆里唯一的海。
  可是后来,她进了宫,他中了状元,再无人带她看海,为她折花挽发,为她念诗作画。好容易某年随行出宫,经过郊外的一处麦地,她迫不及待地掀开车帘去看,却只见到寒冬里光秃秃的麦秆。几只孤单的稻草人立在那里,纹丝不动,好像过往一切都死在了她的记忆里。
  蒋充仪沉默了片刻,眼里的光芒也变得死寂。她用带着潮意的嗓音轻道,“其实我很喜欢你现在这安静的模样,稻草人有什么不好的呢?”
  至少,那几只稻草人可以见证来年秋日的麦浪层层,年复一年地等待那片金色的海洋。
  她转身离去,同时留下一句如雾的话语,“大胆奴才,擅闯廷芳斋,冲撞本宫,不知悔改。来人,把他带到后院去,没我的吩咐就站在那儿不许动。”
  最好一动不动,像是守望着那片麦田的稻草人,一如她始终如一地守护着心里的那个人。
  那日午后,阴了好一阵子的天终于下起冬日里的第一场雪,纷纷扬扬,如同天宫坠落的神鸟羽毛。
  容真怔怔地立在窗边,忽地失神。
  她生在南方,进宫前从未见过这样的雪,因此每一次下起雪来,都会呆呆地望着这片天空发愣。好像有人把全世界最纯净的色彩都集中在了这块天空之上,然后以一种自由洒脱的姿态覆盖住了这个充满不堪的皇宫。
  她几乎可以清楚地想象到第二日清晨起来会看到怎样的积雪皑皑之景,彼时,每个人都会有种错觉,好像一场雪就可以令整个皇宫银装素裹,然后掩埋了这一年里所有的阴暗和血渍。
  宛若新生一般的来年终会到来。
  她站在那儿,直到闲云拿来披风为她笼在肩上,“主子,天冷,别老站在窗前。”
  她漫不经心地问了句,“长顺呢?今天一直没见着他。”
  “他呀,准是又跑去搜罗些宫里乱七八糟的小玩意儿了。”闲云笑着说,“自从上次主子说了上元节时给他三天假回去探望英儿,他就闲不住了,一会儿说宫里的石头给英儿带一块去,一会儿又找出个破锦囊,说是宫里的嬷嬷绣的,针法可细致可好看了,要英儿学着点,以后好给夫家做些女红。”
  容真也笑起来,“由他去,我看他这么多年都乖顺地过来了,今儿好不容易有了孩子心性,心里也觉得欣慰。”
  他太早熟,太辛苦,能高兴高兴也是好事。
  这场雪从午后一直下到夜幕降临,并且越下越大,地上都积起薄薄的一层雪,像是有人在上面撒了盐。
  只是那个要为妹妹准备杂七杂八小玩意儿的小太监,却一直没有回来过。
  入夜了,灯火都点起来了,大殿里的暖炉也摆上了,融融灯火里有股温馨的味道。容真坐在椅子上,心头有些发慌,瞧了眼完全暗下来的天色,眉头皱了起来。
  “长顺为何还没回来?”
  闲云也跑到走廊上探头瞧了瞧,外面雪大,只这么一探头,回来时秀发上便沾染了些许白糖。她拂了拂身上的雪,奇道,“是啊,天都黑了,暗里说这会儿也该回来了,怎的还不见人影儿?”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