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姑娘她不想高攀 第18节(2 / 4)
快看到春锦阁的院门,她刚要弯腰穿过藤架,忽被一道黑影吓得倒吸了口凉气。
“是谁?”嗅到酒气,她往后退了步,便见那人从墙下走出,像是专程在等她一般。
薄薄的光洒在两人身上,透着股冷冽的虚白,卢辰钊只穿了件圆领缠枝纹襕衫,腰间是月白带子,佩戴有流苏的玉坠,行走间,酒气更浓。
“可知我为何在此等你?”
照旧是理所当然的语气,听得李幼白皱眉,她想,左右不过是为了明日考试,两人互相敦促了半月,势必会有些紧张,她自认倾其所有,遂如是回他。
“八股文能教的我都教了,剩下的便是悟性和勤奋,再不是我能力所及。明日考试,你可验证一番,诸葛先生的题出的向来苛刻,其实你思路清晰,唯一缺点就是在歌功颂德上,也就是说官场话,照理说你该比我懂的,但知道和写出来又不一样,这些东西是要给上头看的,总不好还要克制自己。”
李幼白也不喜欢写八股文,格式太过严苛死板,即便有想法也鲜少得以抒发,意气年纪非得用孔孟圣人的语气说话,也难怪卢辰钊排斥。教他以来,她知道他的胸襟和抱负,但那些东西落不到纸面,也对考试起不到任何作用,也就是说,他想的再深再广再全面,审阅试卷的先生不喜,那就是不过关。
所以长此以往,考生们都练得一身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本领,说到底,读书读得敝塞了,民生世事不管,只去琢磨上位者的心思,继而写出得分高的文章。
她略微抬高手臂,灯笼的光在卢辰钊脸上染了层晕黄,那张脸显得没那么冷厉。
“所以,李娘子是想说,要写好八股文,首先得懂钻营?”
“若你想得高分,总是要舍弃某些东
西。”比如高傲,比如与生俱来的不屑和矜持。
李幼白觉得他喝多了,竟有种无理取闹的意味,遂自觉站远些,恐又哪里做的不对,叫他挑出错来。
“论钻营,我的确不如李娘子。”
一语双关,话音刚落,李幼白的脸便变了颜色,她抿着唇,不悦地看向毫不知错的男人,登时便有些不忿和恼怒,但还是压了压,克制着脾气回道:“钻营出题者的意图,也是本事。就像有的人明明想学,想去钻营,偏跟个无头苍蝇似的到处挣扎,不得其法,到头来还要指责别人会钻,虽不想承认,但未免有些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意思。
当初不是我跪求强迫卢世子跟我学的,是你主动找去春锦阁,拿教射御来换,说明卢世子是认可我且希望学习我的长处,你既然学了,便得虚心,若怀着抵触的心理表面佯从,内心反抗,只会适得其反,不管怎样努力也不会有半分成效。”
她不愿意与他撕破脸,但他阴阳怪气对自己颐指气使的模样,委实令人讨厌。
李幼白说完便要走,身后人快她一步上前拦住,修长的手臂横在墙上,将李幼白堵在自己的桎梏圈里,他抬眸,似在打量她面上的神情,又像在琢磨说辞,半晌才开口:“四郎纯粹不懂事,或许你做那样的举动信手拈来,但对他来说便是某种暗示和蛊惑,他最重感情,一旦起了念头,便不是三言两语能打消的。”
李幼白哭笑不得:“你认为我故意勾/引卢四郎?”
“我没有那么说,我只是让你注意人与人之间的分寸,不要做出令对方误会的举动。”
“那么卢世子你呢?你三更半夜不睡觉,不回扶风苑,特意将我堵在这里,便是懂分寸,知礼数了吗?”
卢辰钊淡淡地看着她,看她因愤怒而微红的眼眶,气愤时绷紧的小脸,她就像是一张饱满的弓/箭,被人拉开了弦,随着释放而一点点平复,冷静,直到变得面无表情。
“放心,我即便要引/诱,也绝不选你卢家人。”她用力拂开卢辰钊的手臂,提着灯笼疾步离开。
女孩的香气像一道薄薄的刃,擦着卢辰钊的耳畔滑过,被她推开的位置,莫名火热起来,他低头,手臂微微蜷曲,神思却因她的那句话而越飘越远。
不选卢家人。
真是有骨气。
但他怎么会有种诡异的失落感,他合该庆幸的,庆幸没有被她缠上,没有被别有用心的算计。
毕竟她在听说大佛寺讲经人姓闵时,便耍了手段欺骗自己,在知道对方很可能是尚书之子后,那种急功近利的行为,不惜冒着被发现的风险也要过去私会,是有多大的决心,才能做出这等不要颜面的事来。
卢辰钊自己都没发现,从起初为着四郎打抱不平,到后来因她去找闵裕文而生出的恼羞成怒,并非是为了所谓礼法,而是某种让他肺脏酸涩的东西,让他失去理智的杂念。
自然,眼下的他是不可能剖析透彻的,他固执且拧巴地认为,他所说的一切都没有错,错的是她,她就不该四处留情! ↑返回顶部↑
“是谁?”嗅到酒气,她往后退了步,便见那人从墙下走出,像是专程在等她一般。
薄薄的光洒在两人身上,透着股冷冽的虚白,卢辰钊只穿了件圆领缠枝纹襕衫,腰间是月白带子,佩戴有流苏的玉坠,行走间,酒气更浓。
“可知我为何在此等你?”
照旧是理所当然的语气,听得李幼白皱眉,她想,左右不过是为了明日考试,两人互相敦促了半月,势必会有些紧张,她自认倾其所有,遂如是回他。
“八股文能教的我都教了,剩下的便是悟性和勤奋,再不是我能力所及。明日考试,你可验证一番,诸葛先生的题出的向来苛刻,其实你思路清晰,唯一缺点就是在歌功颂德上,也就是说官场话,照理说你该比我懂的,但知道和写出来又不一样,这些东西是要给上头看的,总不好还要克制自己。”
李幼白也不喜欢写八股文,格式太过严苛死板,即便有想法也鲜少得以抒发,意气年纪非得用孔孟圣人的语气说话,也难怪卢辰钊排斥。教他以来,她知道他的胸襟和抱负,但那些东西落不到纸面,也对考试起不到任何作用,也就是说,他想的再深再广再全面,审阅试卷的先生不喜,那就是不过关。
所以长此以往,考生们都练得一身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本领,说到底,读书读得敝塞了,民生世事不管,只去琢磨上位者的心思,继而写出得分高的文章。
她略微抬高手臂,灯笼的光在卢辰钊脸上染了层晕黄,那张脸显得没那么冷厉。
“所以,李娘子是想说,要写好八股文,首先得懂钻营?”
“若你想得高分,总是要舍弃某些东
西。”比如高傲,比如与生俱来的不屑和矜持。
李幼白觉得他喝多了,竟有种无理取闹的意味,遂自觉站远些,恐又哪里做的不对,叫他挑出错来。
“论钻营,我的确不如李娘子。”
一语双关,话音刚落,李幼白的脸便变了颜色,她抿着唇,不悦地看向毫不知错的男人,登时便有些不忿和恼怒,但还是压了压,克制着脾气回道:“钻营出题者的意图,也是本事。就像有的人明明想学,想去钻营,偏跟个无头苍蝇似的到处挣扎,不得其法,到头来还要指责别人会钻,虽不想承认,但未免有些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意思。
当初不是我跪求强迫卢世子跟我学的,是你主动找去春锦阁,拿教射御来换,说明卢世子是认可我且希望学习我的长处,你既然学了,便得虚心,若怀着抵触的心理表面佯从,内心反抗,只会适得其反,不管怎样努力也不会有半分成效。”
她不愿意与他撕破脸,但他阴阳怪气对自己颐指气使的模样,委实令人讨厌。
李幼白说完便要走,身后人快她一步上前拦住,修长的手臂横在墙上,将李幼白堵在自己的桎梏圈里,他抬眸,似在打量她面上的神情,又像在琢磨说辞,半晌才开口:“四郎纯粹不懂事,或许你做那样的举动信手拈来,但对他来说便是某种暗示和蛊惑,他最重感情,一旦起了念头,便不是三言两语能打消的。”
李幼白哭笑不得:“你认为我故意勾/引卢四郎?”
“我没有那么说,我只是让你注意人与人之间的分寸,不要做出令对方误会的举动。”
“那么卢世子你呢?你三更半夜不睡觉,不回扶风苑,特意将我堵在这里,便是懂分寸,知礼数了吗?”
卢辰钊淡淡地看着她,看她因愤怒而微红的眼眶,气愤时绷紧的小脸,她就像是一张饱满的弓/箭,被人拉开了弦,随着释放而一点点平复,冷静,直到变得面无表情。
“放心,我即便要引/诱,也绝不选你卢家人。”她用力拂开卢辰钊的手臂,提着灯笼疾步离开。
女孩的香气像一道薄薄的刃,擦着卢辰钊的耳畔滑过,被她推开的位置,莫名火热起来,他低头,手臂微微蜷曲,神思却因她的那句话而越飘越远。
不选卢家人。
真是有骨气。
但他怎么会有种诡异的失落感,他合该庆幸的,庆幸没有被她缠上,没有被别有用心的算计。
毕竟她在听说大佛寺讲经人姓闵时,便耍了手段欺骗自己,在知道对方很可能是尚书之子后,那种急功近利的行为,不惜冒着被发现的风险也要过去私会,是有多大的决心,才能做出这等不要颜面的事来。
卢辰钊自己都没发现,从起初为着四郎打抱不平,到后来因她去找闵裕文而生出的恼羞成怒,并非是为了所谓礼法,而是某种让他肺脏酸涩的东西,让他失去理智的杂念。
自然,眼下的他是不可能剖析透彻的,他固执且拧巴地认为,他所说的一切都没有错,错的是她,她就不该四处留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