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反派他长兄(穿书) 第112节(2 / 4)
似是觉察到了她的惊叹,丰忠全的面容上,难得显出一份自矜:“要晓得,我是看着望鹤长大的,她是个很有自己主张的人,什么事都会自己拿主意,按理来说,这样的人,会有同男子一般强硬的性格,但她待人温柔和善,老聃所推崇的「上善若水」,我在她身上看到了,二十年前,夕食庵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地方,是她凭一手日积月累的勤奋与厨艺,带着庵内的女尼们,终于让夕食庵成为冠绝岭南的七名庵之首,其所开设的米行,也是十三幺之首,其余十二位巨子,无人不心悦诚服。”
在这样一个时刻,温廷安在丰忠全的眼底,看到了一种很微妙的光芒,那是一位父亲,在对旁人提及自己的孩子时,有些羞怯但又急于表达的神情。
这是她的错觉么?
近旁三人还在啃凤爪,似乎没留意到这等异样,这时,听周廉问:“既是如此,那郝容因何缘由同您起了争执?”
原是缓和的氛围,一时之间,变得有些凝滞。
丰忠全缓了一会儿,才道:“郝容说,他半个月前跑了一些米行,发现有个叫周家磅的米仓,专门卖鹅塘洲贡米,那米贩在广州府的铜匦前,投了一份千字愆书,暗诉夕食庵在黄埔出品的粮米有问题,绝对不能买夕食庵的米。”
听及「周家磅」与「鹅塘洲贡米」,温廷安觳觫一滞,她的父亲,温善晋就在鹅塘洲种田。
“周家磅是卖米的,夕食庵也有卖米的米行,那有没有可能是同行之间的竞争?”吕祖迁道,“毕竟,夕食庵是米行的巨子,广府的百姓都跑去买夕食庵的黄埔米,那没有人买周家磅的贡米了,周家米行的收益降低了,这就像是此消彼长的博弈,周家磅有愤岔与不安,道了些雌黄之话,也未尝不可能。”
杨淳道:“也不能说周家磅全是势利眼,都是同行,虽然有相轻之说,但也不可能有无缘无故的谤议,到底有没有问题,去黄埔调查一下,不就真相大白了么?”
丰忠全低叹一口气:“先来说这位杨主簿,你把事情想得太过于单纯了,我们要筹措的米,要至少三万斤,黄埔米就占了两万斤,若是黄埔米出现了大问题,那么撇去不用的话,愣是朝其他州府县镇借米,但种植条件、人丁、田土的限制,在时间内,根本凑不出额外的两万斤。”
“再说一说吕主簿。周家磅与夕食庵,两座米行之间的夙愿,确乎是非一朝一夕能说的完的,不过,最主要的嫌隙就是,但凡吃过了黄埔米的食客或是百姓,基本不会来周家磅买贡米了。”
“黄埔米,真的有这般好食?”周廉不可置信,“我捋不明白了,不论是黄埔米还是贡米,横竖都是米,不必这般井水不犯河水!”
“周寺丞,你可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吕知府露出了微妙的笑。
温廷安道:“实践出真知,不若这样,现在就蒸两碗米,一碗黄埔米饭,一碗贡米饭,我们尝尝,看看二者之间,究竟有何区别。”
“我也正有此意,你们尝过以后,才晓得哪家的米是真正的上品,此后才能对那一份愆书做出更为客观的判断。”
言讫,丰忠全吩咐推门外的企堂尼:“筹备两碗素饭,一碗用贡米,一碗用黄埔米。”
第147章
一刻钟后, 两碗泛散着乳白蒸汽的米饭,由企堂尼恭谨地递呈了上来,正欲介绍哪碗是黄埔米, 哪碗是贡米, 却教丰忠全阻住了, 他对温廷安他们道:“四位细路仔,且先动箸尝一尝罢。”
丰忠全是何种用意,四人自然是明白的,是避免他们预想晓得米的种类, 继而催生出先入为主的印象,四人轮番尝了一回。
温廷安先观摩了第一碗米,米粒形态趋于浑厚的椭圆, 俨似圆形方孔钱, 米色湛亮而饱满,米粒的香气, 香味清远,袅袅凫凫, 她执箸渡至口中,随着米团慢漶于舌苔之上,一种鲜、嫰、滑、脆的味道,隐微地烫着舌根, 一并汋啸到了胃囊之下, 是家常的至味。
中原经典的榖粮作物,以小米与小麦为主,故此, 这应当是温廷安头一回吃到南方的米,第一口便觉惊艳, 这种香,是年深日久的香气,她听到周廉道:“这等滋味,不正是南下的时候,望鹤师傅文火慢煴的素粥有异曲同工之妙么?”
吕祖迁道:“嫰而不腻,韧而不糯,香而不郁,应当是黄埔米罢?”
丰忠全露出模棱两可的笑,仅道:“且再尝一尝第二碗。”
温廷安一直觉得第一碗米,已然是至味了,但这种心念,随着她咀嚼第二碗米,而被彻底碾压了下去。
米身纤细婀娜,香韵绵长醇厚,比及滚落在舌尖上,起初只觉得厚道,不觉得有何惊艳之处,但下一息,一种直捣黄龙般的香,大开大阖,在齿腔之间细细打磨,米味之中翻出了一片甜香,甜而不醉人,甜得和风细雨,一时之间,很多心头淤塞之事,悉数涤荡消逝,温廷安感受不到时间了,甚至,她也觉知不到自己处于当下,唯一最深刻的感觉,便是那软甜的米团,潺湲淌入五脏,像针脚,一寸一寸,将现实与虚幻切割地真切分明。
冥冥之中,她眼前一片恍惚,好像回到了崇国公府,气氛喧嚣而热闹,檀红与瓷青双侍在濯绣院的柿子树下,巧笑着迎候她,她走进去,看到了在庭院之中吟诗作赋的父母亲,他们伉俪情深,见着她来,温笑道:“安姐儿个头又长了,在外办差辛苦了,快到怀里来,让我们抱抱你。”
与父母相拥之后,她听到人在轻唤自己,回首望去,仅一眼,温廷安悉身凝滞,那人是暌违经年未见的温廷舜,他已然从少年成长为了男子,一时之间,思念如漫天狂潮一般,她看着他徐缓走近,那心跳,竟是如擂鼓一般,噗通噗通,她想触碰他,可是,他忽然之间,又变得无限遥远,教人委实触不可及。
温廷安姗姗才回过神,仿佛重新坠入现实之中,那身躯之中,竟是生出了诸多空虚,要用什么东西来填补,她看到了案前那一碗米饭,有一种冲动在驱使她,说,只消继续食下,体内的那些空虚,便能够得到填补。
温廷安隐抑地克制住了,这一碗米,其滋其味,太有杀伤力了,竟然能让她看到至亲之人,她简直要躺下泪来。
她往旁余三人看去。 ↑返回顶部↑
在这样一个时刻,温廷安在丰忠全的眼底,看到了一种很微妙的光芒,那是一位父亲,在对旁人提及自己的孩子时,有些羞怯但又急于表达的神情。
这是她的错觉么?
近旁三人还在啃凤爪,似乎没留意到这等异样,这时,听周廉问:“既是如此,那郝容因何缘由同您起了争执?”
原是缓和的氛围,一时之间,变得有些凝滞。
丰忠全缓了一会儿,才道:“郝容说,他半个月前跑了一些米行,发现有个叫周家磅的米仓,专门卖鹅塘洲贡米,那米贩在广州府的铜匦前,投了一份千字愆书,暗诉夕食庵在黄埔出品的粮米有问题,绝对不能买夕食庵的米。”
听及「周家磅」与「鹅塘洲贡米」,温廷安觳觫一滞,她的父亲,温善晋就在鹅塘洲种田。
“周家磅是卖米的,夕食庵也有卖米的米行,那有没有可能是同行之间的竞争?”吕祖迁道,“毕竟,夕食庵是米行的巨子,广府的百姓都跑去买夕食庵的黄埔米,那没有人买周家磅的贡米了,周家米行的收益降低了,这就像是此消彼长的博弈,周家磅有愤岔与不安,道了些雌黄之话,也未尝不可能。”
杨淳道:“也不能说周家磅全是势利眼,都是同行,虽然有相轻之说,但也不可能有无缘无故的谤议,到底有没有问题,去黄埔调查一下,不就真相大白了么?”
丰忠全低叹一口气:“先来说这位杨主簿,你把事情想得太过于单纯了,我们要筹措的米,要至少三万斤,黄埔米就占了两万斤,若是黄埔米出现了大问题,那么撇去不用的话,愣是朝其他州府县镇借米,但种植条件、人丁、田土的限制,在时间内,根本凑不出额外的两万斤。”
“再说一说吕主簿。周家磅与夕食庵,两座米行之间的夙愿,确乎是非一朝一夕能说的完的,不过,最主要的嫌隙就是,但凡吃过了黄埔米的食客或是百姓,基本不会来周家磅买贡米了。”
“黄埔米,真的有这般好食?”周廉不可置信,“我捋不明白了,不论是黄埔米还是贡米,横竖都是米,不必这般井水不犯河水!”
“周寺丞,你可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吕知府露出了微妙的笑。
温廷安道:“实践出真知,不若这样,现在就蒸两碗米,一碗黄埔米饭,一碗贡米饭,我们尝尝,看看二者之间,究竟有何区别。”
“我也正有此意,你们尝过以后,才晓得哪家的米是真正的上品,此后才能对那一份愆书做出更为客观的判断。”
言讫,丰忠全吩咐推门外的企堂尼:“筹备两碗素饭,一碗用贡米,一碗用黄埔米。”
第147章
一刻钟后, 两碗泛散着乳白蒸汽的米饭,由企堂尼恭谨地递呈了上来,正欲介绍哪碗是黄埔米, 哪碗是贡米, 却教丰忠全阻住了, 他对温廷安他们道:“四位细路仔,且先动箸尝一尝罢。”
丰忠全是何种用意,四人自然是明白的,是避免他们预想晓得米的种类, 继而催生出先入为主的印象,四人轮番尝了一回。
温廷安先观摩了第一碗米,米粒形态趋于浑厚的椭圆, 俨似圆形方孔钱, 米色湛亮而饱满,米粒的香气, 香味清远,袅袅凫凫, 她执箸渡至口中,随着米团慢漶于舌苔之上,一种鲜、嫰、滑、脆的味道,隐微地烫着舌根, 一并汋啸到了胃囊之下, 是家常的至味。
中原经典的榖粮作物,以小米与小麦为主,故此, 这应当是温廷安头一回吃到南方的米,第一口便觉惊艳, 这种香,是年深日久的香气,她听到周廉道:“这等滋味,不正是南下的时候,望鹤师傅文火慢煴的素粥有异曲同工之妙么?”
吕祖迁道:“嫰而不腻,韧而不糯,香而不郁,应当是黄埔米罢?”
丰忠全露出模棱两可的笑,仅道:“且再尝一尝第二碗。”
温廷安一直觉得第一碗米,已然是至味了,但这种心念,随着她咀嚼第二碗米,而被彻底碾压了下去。
米身纤细婀娜,香韵绵长醇厚,比及滚落在舌尖上,起初只觉得厚道,不觉得有何惊艳之处,但下一息,一种直捣黄龙般的香,大开大阖,在齿腔之间细细打磨,米味之中翻出了一片甜香,甜而不醉人,甜得和风细雨,一时之间,很多心头淤塞之事,悉数涤荡消逝,温廷安感受不到时间了,甚至,她也觉知不到自己处于当下,唯一最深刻的感觉,便是那软甜的米团,潺湲淌入五脏,像针脚,一寸一寸,将现实与虚幻切割地真切分明。
冥冥之中,她眼前一片恍惚,好像回到了崇国公府,气氛喧嚣而热闹,檀红与瓷青双侍在濯绣院的柿子树下,巧笑着迎候她,她走进去,看到了在庭院之中吟诗作赋的父母亲,他们伉俪情深,见着她来,温笑道:“安姐儿个头又长了,在外办差辛苦了,快到怀里来,让我们抱抱你。”
与父母相拥之后,她听到人在轻唤自己,回首望去,仅一眼,温廷安悉身凝滞,那人是暌违经年未见的温廷舜,他已然从少年成长为了男子,一时之间,思念如漫天狂潮一般,她看着他徐缓走近,那心跳,竟是如擂鼓一般,噗通噗通,她想触碰他,可是,他忽然之间,又变得无限遥远,教人委实触不可及。
温廷安姗姗才回过神,仿佛重新坠入现实之中,那身躯之中,竟是生出了诸多空虚,要用什么东西来填补,她看到了案前那一碗米饭,有一种冲动在驱使她,说,只消继续食下,体内的那些空虚,便能够得到填补。
温廷安隐抑地克制住了,这一碗米,其滋其味,太有杀伤力了,竟然能让她看到至亲之人,她简直要躺下泪来。
她往旁余三人看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