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归黄金年代 第434节(3 / 4)
“这样也好,现在有关部门接到关于盛华电讯的投诉可不少,这个事还是尽快解决的为好,不要留下什么尾巴。”
宋援朝表示同意,从目前情况来看,盛华电讯在国内的优势实在是太大了,因为和地方的合作导致对电讯产品的半垄断状态,别说国内的竞争者了,就连国外的大企业想进入这个领域也直接被盛华用这个方式给拦了下来。
目前,盛华电讯的大型程控交换器已经获得了成功,如果没有意外今年就会正式投产。等投产后,再加上盛华在国内的优势,国外那些公司就更没办法和盛华竞争了。
鉴于这个情况,这些公司通过这样那样的关系和渠道直接申诉到了有关部门,提出了要求地方中止和盛华这样的合作,彻底开放市场公平竞争的条件。
考虑到一些因素,有关部门已经在约谈盛华电讯,要求结束这样的合作,这种以上往下压的决定是盛华没有办法抗拒的,所以这块吃了足足两年多的大蛋糕注定要放开给其他人共享。
对于这种结果,宋援朝其实早就有所准备,他知道这是必然的。
不过通过这两年的红利,盛华电讯已经从一家根本不起眼的公司壮大到了现在无法让跨国大企业忽视的地步了。
就算中止这样的合作,但盛华和地方的关系网依旧存在,而且盛华已经在这个行业中占了先手,再加上能够竞争的产品已经完成,哪怕就算放开竞争,盛华也不担心会失去大部分市场。
此外,基础设备的更新换代终究是有周期的,这个周期会随着基础设备的更新换代完成后市场渐渐趋向平稳。而如今,盛华在经历两年的时间内已经牢牢抓住了这个机遇,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个市场会变得不同,这时候盛华大度地表示出配合工作的态度,实际上并不损害到盛华本身的利益。
结束这个合作方式后,接下来盛华会开始介入传呼机行业,宋援朝早就想好了,准备通过这次盛华退让的方式进行谈判,从而用放弃之前的利益来换取国内寻呼台执照的获得。
第836章 辞职
这些考虑,林道远是不知道的,哪怕他是宋援朝的老丈人,有些事宋援朝也不会提前告诉他,再说了现在这只是宋援朝的一个想法而已,就连秦正国和李大琪他们都没告诉呢。
翁婿两人聊了一会儿盛华电讯的事后,林道远突然问了一句:“你离开司特后,对于司特后续的经营有什么看法?”
“爸,这个不应该问我吧?司特的经营权依旧在外资手上,至于我原来的董事长职位,等我辞职后组织上会重新派人担任……”
“你小子,还和我打这样的埋伏?”林道远瞪了宋援朝一眼:“别以为我不知道,司特的外资股权中你的盛华占了大部分,还有呀,你们那个什么外国女总经理叫什么来着……对!露丝,这个女人每次开会都装着不懂中文的样子,还带着翻译,实际私下中文说的很好,你老实交代,是不是你小子特意交代她这么干的?”
“嘿嘿嘿……我说爸,看破不说破,这个道理您懂呀,我这么安排也是没办法的事。”宋援朝也不隐瞒,挠挠脑袋笑道。
“就你聪明?当别人都是傻瓜?”林道远笑骂了一句,这个事其实他早就知道了,也早就猜出了能干出这样事的除了宋援朝不会有别人。
宋援朝这么干为什么,林道远心里也很明白,无非是利用这个方式来突出露丝外资方的身份,尤其在有些场合中,露丝如果对一些不好回答的问题,或者有关部门的要求和看法不满,完全可以用这种方式表示自己听不懂,装糊涂。
林道远摇摇头,宋援朝这么干为什么他心知肚明,不过话说回来,露丝这样装傻有时候效果还真是不错,至少在一些情况下可以避免麻烦,尤其是地方有些同志的素质的确不怎么样,而且在一些特殊场合这种方式是最好解决的处理办法。
宋援朝辞职后,司特的董事长职位肯定要换人,因为合资企业的原因,董事长一职是由国资方面担任的,按照当初的合资条件,实际管理企业的是总经理,但在宋援朝担任董事长的这些年里,司特实际的控制人却是董事长。
这是为什么,懂的人自然懂,林道远就是其中之一。
不过宋援朝离开后,董事长的权限就不会像以前一样了,公司的经营权会全部归于外资总经理所有,董事长只有在董事会的一些基础权利,再也不可能像宋援朝在的时候那样成为公司说一不二的存在。
“司特目前来看经营方向没什么问题,我去年的时候已经定下了未来三年的发展策略,只要公司按照这个策略来进行,按部就班发展,司特依旧会像以前那样继续下去。”
对林道远刚才提到的问题宋援朝做了简单解释,林道远微微点头,这点他倒是可以肯定的,因为司特当初的未来三年发展策略文件他看过,也表示对这个策略认同。
不过林道远提到了一个问题,就是宋援朝离开后,等到后续董事长到位,再加上他今年五月就要退下来了,未来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可能产生,到时候宋援朝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或者说宋援朝对这个情况是否有准备。
“有些事现在说还为时过早,我相信上级领导会考虑到司特的实际情况,安排一个懂企业,也能和外方做好配合的董事长到任。”宋援朝想了想如此回答道。
“如果不是这样呢?”林道远追问道。
宋援朝耸了耸肩膀:“爸,您在计委这么多年,又在地方干了这么久,对于企业的经营情况您也很清楚。虽然不想说有些话,但有些事正如您猜想的那样也有可能产生。不过再怎么样,企业依旧是首位的,虽然司特是合资公司,可司特合资的时候就确定了合资企业的经营权和股权结构……”
停顿了下,宋援朝尽量要林道远可以接受的话道:“在一些情况下,当然是尽量调和,征求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可当矛盾无法调和的情况下,那么企业依旧是首位的。一个企业要建起来,要成为一家成功的公司是非常难的,可要把企业搞砸了却是非常容易的。我想您也不喜欢看着司特这样一家公司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失去活力,从而放弃这样好的发展机会吧?”
“假如是这样的话,作为司特的前任董事长,我个人觉得通过商业的手段重新调整司特的股权结构恐怕是唯一的办法了,这样的话就可以避免许多类似的问题出现,也能让司特在应在的轨道上继续前进下去,您觉得呢?” ↑返回顶部↑
宋援朝表示同意,从目前情况来看,盛华电讯在国内的优势实在是太大了,因为和地方的合作导致对电讯产品的半垄断状态,别说国内的竞争者了,就连国外的大企业想进入这个领域也直接被盛华用这个方式给拦了下来。
目前,盛华电讯的大型程控交换器已经获得了成功,如果没有意外今年就会正式投产。等投产后,再加上盛华在国内的优势,国外那些公司就更没办法和盛华竞争了。
鉴于这个情况,这些公司通过这样那样的关系和渠道直接申诉到了有关部门,提出了要求地方中止和盛华这样的合作,彻底开放市场公平竞争的条件。
考虑到一些因素,有关部门已经在约谈盛华电讯,要求结束这样的合作,这种以上往下压的决定是盛华没有办法抗拒的,所以这块吃了足足两年多的大蛋糕注定要放开给其他人共享。
对于这种结果,宋援朝其实早就有所准备,他知道这是必然的。
不过通过这两年的红利,盛华电讯已经从一家根本不起眼的公司壮大到了现在无法让跨国大企业忽视的地步了。
就算中止这样的合作,但盛华和地方的关系网依旧存在,而且盛华已经在这个行业中占了先手,再加上能够竞争的产品已经完成,哪怕就算放开竞争,盛华也不担心会失去大部分市场。
此外,基础设备的更新换代终究是有周期的,这个周期会随着基础设备的更新换代完成后市场渐渐趋向平稳。而如今,盛华在经历两年的时间内已经牢牢抓住了这个机遇,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个市场会变得不同,这时候盛华大度地表示出配合工作的态度,实际上并不损害到盛华本身的利益。
结束这个合作方式后,接下来盛华会开始介入传呼机行业,宋援朝早就想好了,准备通过这次盛华退让的方式进行谈判,从而用放弃之前的利益来换取国内寻呼台执照的获得。
第836章 辞职
这些考虑,林道远是不知道的,哪怕他是宋援朝的老丈人,有些事宋援朝也不会提前告诉他,再说了现在这只是宋援朝的一个想法而已,就连秦正国和李大琪他们都没告诉呢。
翁婿两人聊了一会儿盛华电讯的事后,林道远突然问了一句:“你离开司特后,对于司特后续的经营有什么看法?”
“爸,这个不应该问我吧?司特的经营权依旧在外资手上,至于我原来的董事长职位,等我辞职后组织上会重新派人担任……”
“你小子,还和我打这样的埋伏?”林道远瞪了宋援朝一眼:“别以为我不知道,司特的外资股权中你的盛华占了大部分,还有呀,你们那个什么外国女总经理叫什么来着……对!露丝,这个女人每次开会都装着不懂中文的样子,还带着翻译,实际私下中文说的很好,你老实交代,是不是你小子特意交代她这么干的?”
“嘿嘿嘿……我说爸,看破不说破,这个道理您懂呀,我这么安排也是没办法的事。”宋援朝也不隐瞒,挠挠脑袋笑道。
“就你聪明?当别人都是傻瓜?”林道远笑骂了一句,这个事其实他早就知道了,也早就猜出了能干出这样事的除了宋援朝不会有别人。
宋援朝这么干为什么,林道远心里也很明白,无非是利用这个方式来突出露丝外资方的身份,尤其在有些场合中,露丝如果对一些不好回答的问题,或者有关部门的要求和看法不满,完全可以用这种方式表示自己听不懂,装糊涂。
林道远摇摇头,宋援朝这么干为什么他心知肚明,不过话说回来,露丝这样装傻有时候效果还真是不错,至少在一些情况下可以避免麻烦,尤其是地方有些同志的素质的确不怎么样,而且在一些特殊场合这种方式是最好解决的处理办法。
宋援朝辞职后,司特的董事长职位肯定要换人,因为合资企业的原因,董事长一职是由国资方面担任的,按照当初的合资条件,实际管理企业的是总经理,但在宋援朝担任董事长的这些年里,司特实际的控制人却是董事长。
这是为什么,懂的人自然懂,林道远就是其中之一。
不过宋援朝离开后,董事长的权限就不会像以前一样了,公司的经营权会全部归于外资总经理所有,董事长只有在董事会的一些基础权利,再也不可能像宋援朝在的时候那样成为公司说一不二的存在。
“司特目前来看经营方向没什么问题,我去年的时候已经定下了未来三年的发展策略,只要公司按照这个策略来进行,按部就班发展,司特依旧会像以前那样继续下去。”
对林道远刚才提到的问题宋援朝做了简单解释,林道远微微点头,这点他倒是可以肯定的,因为司特当初的未来三年发展策略文件他看过,也表示对这个策略认同。
不过林道远提到了一个问题,就是宋援朝离开后,等到后续董事长到位,再加上他今年五月就要退下来了,未来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可能产生,到时候宋援朝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或者说宋援朝对这个情况是否有准备。
“有些事现在说还为时过早,我相信上级领导会考虑到司特的实际情况,安排一个懂企业,也能和外方做好配合的董事长到任。”宋援朝想了想如此回答道。
“如果不是这样呢?”林道远追问道。
宋援朝耸了耸肩膀:“爸,您在计委这么多年,又在地方干了这么久,对于企业的经营情况您也很清楚。虽然不想说有些话,但有些事正如您猜想的那样也有可能产生。不过再怎么样,企业依旧是首位的,虽然司特是合资公司,可司特合资的时候就确定了合资企业的经营权和股权结构……”
停顿了下,宋援朝尽量要林道远可以接受的话道:“在一些情况下,当然是尽量调和,征求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可当矛盾无法调和的情况下,那么企业依旧是首位的。一个企业要建起来,要成为一家成功的公司是非常难的,可要把企业搞砸了却是非常容易的。我想您也不喜欢看着司特这样一家公司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失去活力,从而放弃这样好的发展机会吧?”
“假如是这样的话,作为司特的前任董事长,我个人觉得通过商业的手段重新调整司特的股权结构恐怕是唯一的办法了,这样的话就可以避免许多类似的问题出现,也能让司特在应在的轨道上继续前进下去,您觉得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