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竹报平安(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个吴士贞自己就是书法大家,怎么反想着让本王题字了。”吴节所画的那副画就放在大案上,裕王端详了半天,却死活也看不明白。
  画面正中是一块巨大的太湖石假山,嶙峋古怪,占据了将近一半的篇幅,上大下小,好象要倒下来一样,看得久了,竟让人有一种要喘不过气来的感觉在假山石中间,有一丛纤细瘦弱的竹子奋力探出头来,在寒风中婆娑着枝叶,坚强矗立。
  竟与巍巍欲倒的假山相互依托,形成一种微妙的[平衡。
  “好画。”李妃是识货的人,顿时眼睛一亮。
  这是一副标准的文人画。
  文人画发端与元朝,盛于明,讲究的是重意不重形,多为士大夫所喜。
  松竹美严冬三君子也是读书人最喜欢的题材,特别是竹子。从元到明,画竹的名家不少,比如王冕和当世的徐渭。
  不过,吴节这丛竹子却与别人不同,疏密有致,墨色有浓有淡,却别成一体。
  原来,吴节所临摹的正是一副郑板桥的墨竹图。他本就画得不好,只能临摹名家作品。可若碰到复杂的东西,又或者对技巧要求很高的山水画,就不成了。
  偏偏竹子是中国画中最容易上手的,后世的画家在曰常应酬的时候通常会选择竹子和荷花为题,当场作画。一来这两样东西画起来不费劲,二来也不需要画太长时间。
  也因此,竹和荷花在拍卖会上拍出的价格相对来说都不太高,主要是这玩意儿实在太多。不像一张大副山水,画起来没个三五天拿不下来。
  听富裕王这么问,李妃突然笑起来:“王爷,妾身明白了。”
  “什么?”裕王转头看着妻子。
  李妃道:“王爷忘记了,民间有一句话叫着竹报平安。”
  富裕王身体一震:“啊,本王关心则乱,还真忘记这一点了。”
  原来,传说,南方群山中有一种人面猴身,却只有一手一足的厉鬼,人称山魈。
  这种怪兽最喜欢吃人,经常到村庄里杀害村民。后来,人们发现,山魈特别害怕竹子燃烧时发出的哔剥哔剥的爆裂声,一闻此声,便会惊惶逃窜,连头也不敢回一下,且好长时间不敢再出现。这下子,人们有了吓退山魈的妙计,每逢腊至严寒,便点火爆竹子,以造声势;进山打猎砍柴时,也带上一些竹管,投在火中使之爆裂。
  这就是爆竹的得来,于是,就有竹报平安一说。
  (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