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 第157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座的人自然都看过舆图,但是却还是第一次这样挂在天上来看,而且无比的清晰。之后,还能看到皑皑的雪山、辽阔的草原,一望无际的大漠。
  李世民看到了自己的大明宫,看到了长安的城池,也看到了自己带兵去过的河西走廊,等等地方。
  那是他的大唐!
  太极宫们的君臣们只是觉得心神激荡,而大唐民间的民众们可是没有见过自己国家的疆域图的,更是受到了无限的冲击。
  第一次看到国家的全貌。
  “原来,咱们大唐这么大啊!”有人喃喃道。
  更有以大唐为傲的热血爱国者早就热泪盈眶。
  看,那就是安西都护府,那是交趾,交趾真的好远!
  大家都跟着一行和其他观测人员的脚步去丈量自己的国土,去看看自己到达不了的那些地
  方。一时之间,好不热闹。
  这种热闹里就夹杂着更多的情感,骄傲、向往、惆怅,等等等等。或许,也只有真正的天文学家和爱好者们还在记录着这里面说的天文知识。
  【而郭守敬参与的《授时历》可以说是历史上使用时间最久的一部历法,从元朝到明朝,长达三百六十四年。】
  【修《授时历》其实是由张文谦牵头,张文谦找到了当时的郭守敬和他的同门师兄弟王恂。郭守
  敬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制造天文仪器,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他把浑仪一分为二。】
  郭守敬检查完观象台上的各种天文仪器后,皱起了眉头。王恂更精于算术,对天文仪器倒是不太懂,便问: 不能用吗?
  郭守敬摇摇头: “这些仪器都是从金国夺过来的,金国又是从宋朝手上抢来的,上面的刻度和标准都是针对开封而设,大都与开封可完全不同。
  王恂问: “那怎么办?”
  “先修修看吧。”
  郭守敬把这些旧的仪器修好,然后又校对好数值,但后来发现还是只堪堪能用,精度完全不够。他便谏言不如新造一批。
  郭守敬面见忽必烈,侃侃而谈,从上午讲到日落。忽必烈最后大手一挥: 造!
  【仪器造好了,可以开始观测读取数据了。这时候,郭守敬想到了之前唐朝僧人一行的方法,觉得也必须在全国设立观测点,这样得出来的数据才精准。】
  【他的这个建议也得到了忽必烈的批准。】
  ……
  对啊,这个法子好啊!
  自己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落下闳眼睛一亮,眼巴巴的看着刘彻: “陛下……”
  刘彻却还沉浸在刚刚唐朝疆域图给自己带来的冲击中,喃喃自语: “唐朝的疆域居然这么大!”
  他在心中将现在汉朝的疆域和唐朝的对比了一下,顿时悟了——少的就是匈奴的那一块!若是能把匈奴赶走,或是让匈奴归降于汉,那汉唐的疆域图就差不多了。
  汉武帝燃起熊熊野心。
  随即又想到太后刚走,这两年都是国丧,不宜动兵,顿时又泄了气。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