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3 / 4)
“殿下圣明!”
李贤是无辜,可再无辜也没辙,概因政治这玩意儿从来都是不择手段的活计,栽赃嫁祸本就是寻常之事罢了,狄、张二人对此都深有体会,自是不会有甚旁的意见,各自称颂了一声,再别无它语。
“此事虽说有了成算,却依旧轻忽不得,还请二位先生多多费心,‘鸣镝’就交由张先生差遣好了,该紧盯的,还是不可大意了去,本宫有些乏了,就不陪二位先生了,尔等自便罢。”
李显昨夜一战虽是顺利斩杀了明崇俨,可在其拼死反击下,同样也受了些内伤,之所以不曾表现出来,完全是靠着深厚的内力在强压着,而今事情既已议定,李显自是不想再多费神,这便丢下了句交待,起身出了书房,自行回转后宫去了……
“越王殿下驾到!”
明府外,京兆府的兵丁衙役们里三层、外三层地将整座府宅围得个水泄不通,尤其是正门处,更是哨卫云集,不过么,戒备却着实谈不上森严,只因一众人等的脸朝着的不是门外,而是尽皆扭头望向了吵嚷声山响的明府内里,便是连带队的校尉也不例外,就在众人倾听得入神之际,却听一声喝道大起中,一大队衣甲鲜亮的王府卫士已然簇拥着数辆豪华马车从照壁处驶了进来。
“末将京兆府骑曹吴顺升参见越王殿下!”
一见越王府诸人赶了来,把守在府门前的一众人等自不敢有甚失礼之处,忙不迭地各自挺直了身子,摆出了副肃穆之架势,领兵的京兆府将领更是一路小跑地冲到了马车前,恭敬万分地给越王见礼不迭。
“吴将军客气了,顺升,好名字啊,吴将军步步高升可期也。”
越王素来以礼贤下士而闻名朝野,哪怕吴顺升仅仅只是一区区从八品下的小武官,可李贞却并未表露出丝毫小觑的神色,而是和蔼可亲地打趣了吴顺升一句道。
“不敢,不敢,王爷您此来是……”
吴顺升不过一小军官而已,哪能受得起李贞这等贵极人臣之辈的和煦,脸色唰地便涨红了起来,忙不迭地低下了头,紧赶着逊谢了几声之后,又试探着问出了半截子的话来。
“孤奉旨彻查明府一案,此来是想先勘勘现场,唔,内里为何喧闹若此?”
李贞解释了一句之后,见府里的动静愈发大了不老少,心下难免有些犯起了叨咕,这便眉头微微一皱,语带一丝不悦地问了一句道。
“好叫王爷得知,是清虚仙长领着大角观一众道人在内里折腾着,这都已是闹了大半个时辰了。”
一见李贞面带不愉之色,吴顺升自是不敢怠慢了去,紧赶着出言解释道。
“嗯?”
一听清虚等人在内闹腾,李贞的脸色立马便有些子不好相看了起来……
第六百八十二章糊涂案糊涂断(三)
李唐皇室自承源自老子,对道教极其尊崇,不单在各地修建道观,便是连皇宫中都有着道观的存在,大角观便是大明宫里的道观,清虚么,自然是大角观的主持,虽不曾受封国师,可在武后的照拂下,一应待遇皆比照着国师的规格,地位自是相当之尊崇,其门下弟子众多,又皆有些本事,在京师中也算是一号人物,此际出现在明府,显然是为了其弟子明崇俨之死而来的,背后十有八九离不开武后的推手,这一点李贞自是心中有数得很,头不禁便疼了起来,他实在是不想在此际与这般人等相见,奈何人都已到了地儿,就这么调头离去,显然不是个事儿,无奈之下,李贞也只能是眉头不为人察地一皱,抖了抖袖子,缓步行进了明府之中。
“还查个甚,这案子明摆着就是太子所为,此等刀势满天之下,除了太子那厮,又有何人能发得出,尔等身为朝廷大员,莫非皆是欺软怕硬之辈么?”
“就是,如此明白的案情都不敢去查,真欲枉法还是怎地?”
“没错,我大唐乃是法度之地,王子犯法,当与庶民同罪,而今事实俱在,尔等身负京畿治安要务,安敢罔负圣恩!”
……
明府的后花园中,现场一片大乱,清虚老道铁青着脸默立于一旁,而其麾下众多弟子则将京兆府尹王仁世以及陈大通、刘舒两位少尹团团围在了中央,七嘴八舌地喝斥个不休,一众京兆府的衙役官兵们却都尽皆缩在了花园的一角,压根儿就不敢上前去为自家长官解围,显然是怕极了这群凶神恶煞般的道人们。
“咳,咳!”
李贞之所以一拿到圣旨,便急匆匆地赶来现场,想的便是躲开武后那一头的可能之干扰,抢时间将案子断上个七七八八的,回头再与李显及武后打打机锋,这等苦心怕不是好的,可惜却被清虚老道等人的出现生生打成了碎片,心中自是不爽得紧,这一见诸道人如此放肆行事,心下的不快不免更盛了几分,只是碍于体面,却又不好胡乱发飙,只能是假咳了几声,以显示自个儿的到来。
“下官王仁世(陈大通、刘舒)见过越王殿下。”
三名京兆府的官员们正被大角观诸道人逼迫得狼狈不堪,这一见李贞赶到,心下自不免暗喜不已,也不管诸道人在说些甚子,慌乱地挤出了人群,急急忙忙地便迎上了缓步行来的李贞,紧赶着大礼参见不迭。
“王大人客气了,客气了,孤奉陛下旨意查案,来迟了一步,叫王大人辛苦了,海涵,海涵。” ↑返回顶部↑
李贤是无辜,可再无辜也没辙,概因政治这玩意儿从来都是不择手段的活计,栽赃嫁祸本就是寻常之事罢了,狄、张二人对此都深有体会,自是不会有甚旁的意见,各自称颂了一声,再别无它语。
“此事虽说有了成算,却依旧轻忽不得,还请二位先生多多费心,‘鸣镝’就交由张先生差遣好了,该紧盯的,还是不可大意了去,本宫有些乏了,就不陪二位先生了,尔等自便罢。”
李显昨夜一战虽是顺利斩杀了明崇俨,可在其拼死反击下,同样也受了些内伤,之所以不曾表现出来,完全是靠着深厚的内力在强压着,而今事情既已议定,李显自是不想再多费神,这便丢下了句交待,起身出了书房,自行回转后宫去了……
“越王殿下驾到!”
明府外,京兆府的兵丁衙役们里三层、外三层地将整座府宅围得个水泄不通,尤其是正门处,更是哨卫云集,不过么,戒备却着实谈不上森严,只因一众人等的脸朝着的不是门外,而是尽皆扭头望向了吵嚷声山响的明府内里,便是连带队的校尉也不例外,就在众人倾听得入神之际,却听一声喝道大起中,一大队衣甲鲜亮的王府卫士已然簇拥着数辆豪华马车从照壁处驶了进来。
“末将京兆府骑曹吴顺升参见越王殿下!”
一见越王府诸人赶了来,把守在府门前的一众人等自不敢有甚失礼之处,忙不迭地各自挺直了身子,摆出了副肃穆之架势,领兵的京兆府将领更是一路小跑地冲到了马车前,恭敬万分地给越王见礼不迭。
“吴将军客气了,顺升,好名字啊,吴将军步步高升可期也。”
越王素来以礼贤下士而闻名朝野,哪怕吴顺升仅仅只是一区区从八品下的小武官,可李贞却并未表露出丝毫小觑的神色,而是和蔼可亲地打趣了吴顺升一句道。
“不敢,不敢,王爷您此来是……”
吴顺升不过一小军官而已,哪能受得起李贞这等贵极人臣之辈的和煦,脸色唰地便涨红了起来,忙不迭地低下了头,紧赶着逊谢了几声之后,又试探着问出了半截子的话来。
“孤奉旨彻查明府一案,此来是想先勘勘现场,唔,内里为何喧闹若此?”
李贞解释了一句之后,见府里的动静愈发大了不老少,心下难免有些犯起了叨咕,这便眉头微微一皱,语带一丝不悦地问了一句道。
“好叫王爷得知,是清虚仙长领着大角观一众道人在内里折腾着,这都已是闹了大半个时辰了。”
一见李贞面带不愉之色,吴顺升自是不敢怠慢了去,紧赶着出言解释道。
“嗯?”
一听清虚等人在内闹腾,李贞的脸色立马便有些子不好相看了起来……
第六百八十二章糊涂案糊涂断(三)
李唐皇室自承源自老子,对道教极其尊崇,不单在各地修建道观,便是连皇宫中都有着道观的存在,大角观便是大明宫里的道观,清虚么,自然是大角观的主持,虽不曾受封国师,可在武后的照拂下,一应待遇皆比照着国师的规格,地位自是相当之尊崇,其门下弟子众多,又皆有些本事,在京师中也算是一号人物,此际出现在明府,显然是为了其弟子明崇俨之死而来的,背后十有八九离不开武后的推手,这一点李贞自是心中有数得很,头不禁便疼了起来,他实在是不想在此际与这般人等相见,奈何人都已到了地儿,就这么调头离去,显然不是个事儿,无奈之下,李贞也只能是眉头不为人察地一皱,抖了抖袖子,缓步行进了明府之中。
“还查个甚,这案子明摆着就是太子所为,此等刀势满天之下,除了太子那厮,又有何人能发得出,尔等身为朝廷大员,莫非皆是欺软怕硬之辈么?”
“就是,如此明白的案情都不敢去查,真欲枉法还是怎地?”
“没错,我大唐乃是法度之地,王子犯法,当与庶民同罪,而今事实俱在,尔等身负京畿治安要务,安敢罔负圣恩!”
……
明府的后花园中,现场一片大乱,清虚老道铁青着脸默立于一旁,而其麾下众多弟子则将京兆府尹王仁世以及陈大通、刘舒两位少尹团团围在了中央,七嘴八舌地喝斥个不休,一众京兆府的衙役官兵们却都尽皆缩在了花园的一角,压根儿就不敢上前去为自家长官解围,显然是怕极了这群凶神恶煞般的道人们。
“咳,咳!”
李贞之所以一拿到圣旨,便急匆匆地赶来现场,想的便是躲开武后那一头的可能之干扰,抢时间将案子断上个七七八八的,回头再与李显及武后打打机锋,这等苦心怕不是好的,可惜却被清虚老道等人的出现生生打成了碎片,心中自是不爽得紧,这一见诸道人如此放肆行事,心下的不快不免更盛了几分,只是碍于体面,却又不好胡乱发飙,只能是假咳了几声,以显示自个儿的到来。
“下官王仁世(陈大通、刘舒)见过越王殿下。”
三名京兆府的官员们正被大角观诸道人逼迫得狼狈不堪,这一见李贞赶到,心下自不免暗喜不已,也不管诸道人在说些甚子,慌乱地挤出了人群,急急忙忙地便迎上了缓步行来的李贞,紧赶着大礼参见不迭。
“王大人客气了,客气了,孤奉陛下旨意查案,来迟了一步,叫王大人辛苦了,海涵,海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