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诸臣工们尚未议个分明,就见武后一党的武承嗣、武三思等人尽皆站了出来,纷纷进言支持贾朝隐之提议,那等拥戴状着实是太过诡异了些,若是不知内情的,只怕还真以为这帮人等都是李显的死忠一党了,当然了,诸臣工们的眼睛都是雪亮的,自不会被这等假象所迷惑,然则内心里的疑惑与不解却是更深了几分,乱议之声也由是更响了不老少,倒是李显却似乎稳当得很,老神在在地端坐着不动,既不出言反驳,也不出头逊谢,就这么平静地听着,宛若事不关己一般。
  “嗯,众爱卿所言甚是,本宫亦有此意,显儿,众爱卿皆以为尔能胜任此案,不知尔可敢为之否?”
  武后任由朝臣们乱议了一阵之后,这才一压手,示意朝臣们安静下来,面色肃然地望向了端坐在前墀下李显,言语平和地开了口,此言一出,满殿朝臣们的眼光立马齐刷刷地全都聚焦在了李显的身上,大殿里瞬间便是一派诡异的宁静……
  第六百七十九章轩然大波(下)
  政争的事儿讲求的便是虚虚实实,让人捉摸不定方是上上之策,这个道理李显自是心中有数,面对着武后一党全力举荐于己的行径,李显自是不敢轻忽了去,趁着一众后党们七嘴八舌地进谏之际,脑筋可就紧赶着运转了起来——后党们此举到底是真有心将此难题推将过来,还是玩的欲擒故纵之伎俩?这案子到底能不能接?
  明崇俨是怎么死的,这个问题李显自是最有发言权,倘若真将案子接到手中的话,万一要是无法在规定时间里拿出个令人信服的答案,面临着的必将是武后一党没完没了的攻讦,压力无形中便得由李显自己来承担,这些年来所树立起来的无往不利之形象势必要被抹黑得不成样子,倘若是造一假案的话,却又难保不被揭穿,后果同样不堪得紧,然则话又说回来了,将审案权放到后党手中的话,李显也不甚放心得下,只因那帮家伙行起事来可是半点底线都没有的,又有甚假案造不出来,这显然也不是李显乐意见到的局面,更麻烦的是一旦李显拒绝担任主审官,后头要想再就此事发表意见,显然便有些碍难之处。
  “启禀父皇、母后,儿臣也以为此案须得从快从严查处方是正理,母后及诸臣工如此厚视儿臣,儿臣本该惶惶从命才是,然,儿臣却有不可为之苦衷,还请父皇、母后见谅则个。”
  活人自是不会被尿憋死,以李显的智算之能,自是很快便已将利弊全都盘算了个透彻,待得武后发问之际,他已是有了准主意,这便不慌不忙地站了起来,深深一躬,满脸子歉意地逊谢了一句道。
  “苦衷?尔有甚苦衷,不妨说来与娘听听。”
  一听李显果然拒绝了主审官之责,武后的眼神立马便凌厉了起来,似笑非笑地盯着李显,不依不饶地往下追问道。
  “母后明鉴,儿臣与明大夫素有怨隙,彼此关系并不睦恰,在某些人眼中,怕是儿臣也有作案之嫌疑罢,若是儿臣奉旨彻查此案,无论得出甚案情,都难以服众,故此,儿臣不敢为此,也不能为此!”
  武后的问话里诛心之意味极浓,一众亲近李显的大臣们都不禁为之暗自捏了把冷汗,可李显却是从容得很,不紧不慢地应答道。
  “嗡……”
  刺杀朝廷大臣乃是谋逆之死罪,旁人避之唯恐不及,可李显倒好,居然如此坦荡地自承自个儿有嫌疑在身,这等话一出,满堂震惊,哄乱之声暴然而起,纵使是武后连压了数下手,都止不住朝臣们的乱议之言。
  “肃静!”
  眼瞅着群臣们闹腾得实在太不成体统了,默默端坐着的高宗不禁便是一阵火大,忍不住断喝了一嗓子,登时便将群臣们全都震得没了声息。
  “显儿昨夜何在?”
  高宗并不似武后那般能隐忍,心里头有甚疑问往往都憋不太住,也不管场合对不对,直截了当地便追究起李显来了。
  “父皇明鉴,儿臣昨日奉旨主持承天门大宴,因着心情振奋之故,酒不免喝多了些,尚未回宫,便已是醉倒了,至今日巳时三刻前后,程公公前来传旨之际,儿臣方才被唤醒,一夜酣睡如泥,浑然不知己身何在。”
  高宗的性子李显清楚得很,也早就预料到高宗在武后的撩拨下必然会对自己产生疑虑之心,早早便已思忖好了对策,这会儿一见高宗果然按捺不住地蹦了出来,自不会在意,这便装出满脸的委屈之神色,苦着脸解释了一番。
  “启奏陛下,太子殿下昨日饮酒近五坛,未回宫便已醉倒,此一条不仅微臣可以作证,便是在场所有臣工皆是目睹。”
  眼瞅着高宗当场逼迫太子,素来刚直的郝处俊立马便看不下去了,这便当场站了出来,高声禀报了一句道。
  “陛下明鉴,老臣也是目睹之人,可以为证!”
  裴行俭虽不算是李显一系的人,可内心里还是倾向于李显的,再者,他对明崇俨每每借鬼神之言蛊惑高宗也极为的反感,潜意识里便不想李显被“冤屈”了去,这便也从旁站了出来,高调地支持了李显一回。
  “陛下,老臣亦可作证!”
  “陛下,太子殿下昨夜确实酒酣,我等皆可为证!”
  ……
  有了两大丞相的带头,一众朝臣们自是纷纷跟上,附和之声此起彼伏地响成了一片。
  “唔,诸公之言朕自是信得过,朕也只是随口一问罢了,诸公不必放在心上。”
  高宗本就不是个有大主见之辈,先前之所以会疑心李显,那都是武后在背后挑拨之故,这会儿一见群臣们皆力挺李显,心不免便有些虚了,哪还有甚往下追究的心思,忙尴尬地解释了一句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