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6 章(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因为这位户部侍郎,曾做过暮晚摇的幕僚。他从公主府出去做官,之后在太子的扶持下一路高升。官位做到这般地步,这位侍郎已经是暮晚摇结交的大臣中最厉害的一位了。
  何况这位侍郎对暮晚摇忠心耿耿,在言尚到户部后,也一直很照顾言尚了。
  此时言尚见这三人,他向三人行礼,只有户部侍郎对他露出和气的笑。
  户部侍郎道:“素臣,如今北方大旱、百姓流离的事,你应已知道重要性了。按照规矩,中枢是会派一位朝廷命官,去地方监察赈灾事宜的。其他几州都有安排官员,唯有蜀州几县,自古民风彪悍,地又贫瘠,朝中无人愿意去。
  “我思来想去,户部诸郎中,唯有你心细胆大,又为人谨慎,不必担心被地方官员架空挟持。我向太子殿下建议,让你去蜀中赈灾,不知你可愿意?”
  言尚并没有犹豫:“自然愿意。”
  那三人也是为言尚的果断愣了一下,才称赞说好。
  长安这些京官,其实大部分都是不愿意去地方的。嫌地方贫苦,嫌治理麻烦,嫌民智不开。去蜀中尤其是个苦差事,自古多少京官被贬之地就是蜀州。户部虽然安排人去,但朝中官员大都是世家子弟,也不能逼人去……想来想去,只有言尚。
  然言尚这般果断点头,仍让人意外。
  太子坐在一旁,听言尚询问侍郎可有注意事宜。太子微皱了眉,心中总觉得哪里古怪。
  因为言尚不是他推举去赈灾的。
  太子需要言尚在朝中。言尚将出使一事处理妥当,对太子来说就是大功德一件。太子认为言尚在中枢发挥的作用,比去赈灾有用得多。言尚这般的才能,赈灾是大材小用。
  然而是皇帝点名,让言尚去蜀中的。
  皇帝表现出了对言尚的复杂情绪,一会儿说到言尚搅局了暮晚摇的和亲,一会儿说言尚无故告假,一会儿再说言尚的官位升锝太快,会让诸臣不满……总而言之,太子听懂了皇帝的暗示。
  皇帝希望太子压一压言尚。
  这一次的派言尚出京去赈灾,便是太子对皇帝作出的交代。皇帝没再多说,看似已满意。太子却依然觉得哪里很奇怪……父皇真的要压言尚么?为什么?
  总觉得皇帝给出的理由,很敷衍啊。
  --
  同一时间,户部、礼部、吏部,也终于商量出了出使诸国的朝臣名单。
  韦树赫然在列。
  韦树被命为副使,跟随正使出大魏,使诸国。
  中枢的官员调动名单下来,韦家便沉默了。韦树离开长安,少则一年,多则数年。他们想要用韦树联姻李氏的算盘……就基本断了。
  因为谁知道韦树什么时候能够回来长安?
  --
  五月底,言尚要去蜀中、韦树离开大魏,二人得知对方消息,约了在长安北里的一家酒肆中为对方送行。
  言尚前往北里时,在街市上遇到返回长安的北衙军队。
  将士在列,军队肃整。为首者,竟不是将军,而是内宦刘文吉。刘文吉骑在马上,一身内侍服,却无法挡住他眉目间的沉冷寒气,和隐隐得意。
  围观百姓们窃窃私语:
  “怎么让一个内宦领队?陛下怎么能用太监当官?”
  “狗仗人势!一个太监敢走在将军前面……太没有规矩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