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李儒定计反攻长安(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张济明白了,李傕也明白了,司马朗这是公私两便啊!一边来说服各位将领暂且罢兵,一边还想要替司马防和卢植与各地的带兵将领结成同盟,共同对抗雍州本地世族。
  “可是,为何不趁机彻底将雍州世族摧毁呢!”
  “那是不可能的,雍州世族在雍州经营数百年,盘根错节岂能一rì而除之,如此做只会在表面上得逞,随后世族会用各种手段进行反扑,董卓之死就是一个明证,下一个死的又会是谁呢?如果继续这样乱下去,长安朝廷必为关东诸侯所破,各位又能得到什么好处呢?莫非各位觉得投靠关东诸侯会更有前途?”..
  众将面面相觑,这乱糟糟的事情被司马朗抽丝剥茧的一说,大家都看清楚了,原来自始至终,矛盾都集中在董卓与世族的争权夺利上面。
  如今董卓一死,军队的政治力量退出了朝廷,所以大家都很不安心,也因此,才会被李儒的来信所鼓动。希望凭借军队的力量,重新控制住朝廷,但是这个想法却是很难的。就算一时得逞,最后还是会被世族甚至还要加上司马防和卢植等人给算计。
  他们不是没有想过将世族杀光的做法,但是以董卓强横尚且不敢如此作为,他们又凭什么敢这么做呢?这么做的唯一下场就是死无葬身之地兼且被诛灭九族。
  于是,剩下的选择还有几个,一个是学着马腾韩遂,拥兵自重。不过那粮食从哪里来?
  或者也能选择投靠关东世族或者刘焉,只是,那些昔rì的对手会怎么对待自己。谁都没有底气。
  接下来还有个选择就是与司马防卢植合作,成为他们背后的强力支持者,而这两人则成为军方在朝廷的代言人,这就是司马朗前来的真正目的。
  “这事事关重大。我们还需要商议一下。司马侍郎暂且休息一下如何?”
  “这自无不可,不过两位将军还是约束一下部属,最好抓住一些特别恶劣的,将来也好作为交换条件,交给世族出出气。”
  李傕和张济脸sè一变,虽然心里很是不愿意,甚至有些尴尬和羞怒,可是司马朗说的绝对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
  “这好吧。我等会照做!”
  另一边,被司马懿念念不忘的李儒也到了潼关。正在口舌如簧的劝说着华雄。
  “华将军,太师对将军异常信重,依为臂膀,如今太师被jiān人所害,将军难道没有报仇之心么?”
  李儒的脸上难掩憔悴和苍白,但是眼神却异常的明亮,被他的眼神注视着,华雄觉得自己的心思似乎都被看穿了一样,不由得有些气促。
  “当然有,你将某家看成什么人了,可是,这里是潼关,某家一旦离开,这个关卡就可能被吕布夺占,潼关一失京兆不保,这关系何其重大,某家不能不慎重。”
  华雄虽然说得理直气壮,不过心里还是有点心虚的,在刚刚接到董卓身死的消息时,华雄确实心里充满了悲愤,但是随着时间过去,还有周围的将官的建议,华雄也确实不能不仔细的考虑自己的未来了。
  董卓已经死了,这是个不争的事实,自己就算是提军去攻打长安,甚至抓住了牛辅将之杀了给董卓报酬,也不能让董卓活过来,可是这么做的后果又会如何呢?自己的未来还是需要仔细的打算一下。
  李儒何其聪明,一看华雄的神sè,便将他的心思猜的七七八八,心里不由得齿冷不已,人心如此,夫复何言啊!
  “华将军,先不说报仇的事情,就算华将军一腔忠义,想要保住潼关保住京兆的安危,可是京中的那些世族们也是这么想的么?他们只会担心华将军会倒戈一击,甚至会引关东的诸侯入关。”
  “某为何要如此做?”
  “华将军会如何做谁又能知道呢,不过为了稳妥起见,这么重要的关口是不是应该交给更安全可靠的人才对?若是将军选择了隐忍,那么将来在雍凉没有立足之地是小事,若是我来主持,必将将军除之而后快,将军越是武勇,就越有取死之道。”
  华雄犹豫了,这种可能xìng还是有的,任用自己人应该是很正常心思,自己又是董卓的心腹大将,自然也会让人觉得不安心。
  “而且如今李傕、张济、董旻都已经发动了兵变,李肃、胡轸、郭汜等人也不甘其后,你华雄将军若是不去长安,必为天下人耻笑为不忠不义之人,谁又能明白将军暗地里的一片苦心呢!?”
  “这”
  “再退一步,就算是大家都明白华将军的一番苦心,但是众将提兵齐聚长安,长安必不能守,为了自保,天子甚至会将牛辅、杨彪等人推出来做替罪羊以求自保,李傕等入主长安之后,必定瓜分权力,但是,这却与将军无关,将军依然只能苦守在这个关隘之中,等待着李傕等人的施舍补给,这就是将军想要的前途?”
  华雄的眉头皱着更深了。心里面也乱得跟一团乱麻似的。
  “这,可是某家一旦离开,潼关丢了。长安势必不保,还谈什么将来呢?”
  “谁说将军离开潼关就会不保的?如今吕布也是粮草不济,根本就无力开战不说,就算他真的不顾一切的西进京兆,难道袁绍、曹cāo会眼睁睁的看着吕布继续做大不成?而且长安距离潼关不过两rì路程,将军快马而去,拿下长安再回来。吕布恐怕连战争准备都还没有做好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