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巧遇子敬畅论英才(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先生身上并无商人的市侩之气,到有旁人所无的豪迈之情,在下揣测,先生定是超迈脱俗之人,见识不同寻常,因此前来讨教。”
  方志文对子敬的恭维不以为意,笑了笑道:“子敬想要了解些什么呢?”
  “在下听这位壮士所言,这面前繁华忙碌的港口,居然远不如连云,而连云有不如乐南、永明,据在下所知,如今丹徒港已经隐有超越建邺的姿态,这说明,长江上最为繁华的建邺,江东引以为傲的水上重镇,竟然在北方人的眼里,不过尔尔!”
  “确实如此,建邺港在南方,不,在长江上尚算有些规模,但毕竟是江港,如何能跟海港相比,海船运力远大于江船,数量更是远超江船,如今我大汉南北货运往来,泰半都走海路,反观建邺,不过是一地之吞吐,如何敢与那些大海港相比。”
  子敬蹙眉思索了一会,开口问道:“建邺一港,也承担着江东数郡的货物往来,可如今却渐渐有分流趋势,是因为孙策经营不善么?”
  “呵呵,朱家经营港口经验丰富,怎么会经营不善,问题不是在这个层次,而是在更高的层面上。”
  “更高的层面上?”
  糜贞忽然直了直腰,似乎有话想说,方志文鼓励的冲她笑了笑,糜贞开心的冲着方志文一笑。扭头对子敬道:“这很简单啊,因为孙策只盯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不知道世界之大。眼光如此,行为也就只能如此了。”
  方志文闻言点头赞道:“夫人说得不错,孙策的眼光格局还是小了。”
  糜贞笑得很开心,子敬脸上却有些不大赞同:“先生,孙策年纪轻轻,就已经得到江东世族支持,兵jīng将足。更有张子布、张子纲等杰出的士人谋士为之筹谋,击溃刘繇统治江东,怎能说孙策眼光不足呢?”
  “呵呵。看他处处防备异人,却不知道如何正确的利用异人的力量,就知道他眼光不足。这且不论,子敬所说的张子布、张子纲可算不上什么杰出的人才。在我看来。孙策手下能算杰出的,可能只有周公瑾而已。”
  子敬脸上神sè一动,好奇的问道:“哦?先生认为周公瑾算是英才?”
  “是,其他人只能算是人才,算不得英才。”
  “那么先生觉得天下的英才都有那些人呢?”
  “这个可就见仁见智了,不过既然子敬问起,我们不妨也纵论一番,不如由子敬先来说可好?”
  子敬想了想。点头同意。
  “那好,在下就献丑了。以在下观之,董卓的部下李儒算一个,此人为董卓谋划了偌大的局面,动摇社稷安稳,挑动中原动荡,割裂大汉东西,眼光长远心xìng决断,算是一个天下英才。”
  方志文笑着点头:“不错,此人算是一个,董卓若是没有他,早就回边疆放马去了,呵呵。”
  “吕布手下的庞元算是一个,吕布能在危机四伏的中原打下偌大的基业,与此人分不开关系,而且这冀州变局,一直到现在天子下诏讨伐袁术,一手cāo纵天下鼓荡,此中俱可见此人的身影,当为天下英才。”
  “不错,此人大局通畅、匠心独具,也算是一个英才。”
  “曹cāo的手下戏忠可算一个,有了他,曹cāo结束了大起大落的命运,开始稳扎稳打,一年一个局面,虽然不见戏志才的大手笔,但是能够于重重危机之中稳步崛起,足见此人稳重大气,独具慧。”
  “戏志才眼光通透,xìng格沉稳,不以一时得失而失措,总能贯彻根本意志,堂堂正正,虽无赫赫之功,却有累累实绩,此人也是英才!”
  “袁绍手下许攸、袁术手下杨弘,中人之姿,算是中规中矩,辅助主上顺利壮大,勉强算是英才。”
  “子敬都说勉强了,我看也无须溢美。”
  “呵呵,先生不要过于苛刻了。听说韩馥手下的沮授也有杰出之才,可惜此人被庞元算计而不自知,只能算是独当一面的帅才,算不得掌控大局的英才。”
  方志文点头笑而不语。
  “说到这英才,最多的自然是幽州了,田元皓,从密云起家不久就跟随征北将军,幽州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每战必有利离不开此人,此人当为天下英才。”
  “同意,田元皓有洞察先机、看破人心之能,是少有的大局观与局部布局都擅长的通才,毫无疑问是天下英才。”
  “郭奉孝,只看他在调度整个江淮地区诸侯势力上驾轻就熟的手腕,就知道此人的厉害,戏志才在他手下可是没有占到丝毫便宜,最终将江淮南北两分,都是此人手笔,遑论其在战场上令人叹为观止的jīng妙计策,此人自然是天下英才。”
  “不错,郭嘉jīng擅布局破局,机变百出,同时又能放眼全局,理清本末,当为英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