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节(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离开商场天色有点黑,她把东西全部存进了红包余额,接下来还要去买茅台酒点名要的无锡大米。
  唐兰烦恼的揉揉脸:城里的居民每个月拿着粮本定量领粮食,大米供应很少,在总供应里连百分之十都不到,人家自己家都不够吃,唐兰去哪才能买到……
  第44章 买布
  街面上的行人越来越少, 太阳落山后很快天就要黑了, 忙碌了一天的人都在往家里赶。
  大米……
  唐兰走到了附近的村子,这边还在实行集体制,唐兰找到一个大娘打听了几句, 领粮食要去房管所, 一个成年的劳动力一年的粮食定量是500斤稻谷,平均到一个月的话,大米有20斤左右。
  唐兰问:“听说无锡大米好吃,我想买几斤回去,不知道每家每户有没有结余?”
  大娘本来赶着回家做饭, 到了晚饭的时间,各家各户都升起了炊烟,她在地里的儿媳儿媳妇也该回来了, 听到唐兰问她说:“多少也能有一点,前些年可不行,农村还饥荒呢, 每个月还得饿肚子, 去年开始粮食产量高了, 大伙囫囵着能吃饱,村里日子过得好的人家,兴许能剩下大米。”
  唐兰心里一动,她又说:“大娘,你看我来一趟也不容易,如果有人愿意卖大米, 我用布票粮票啥的换,您能不能帮我问问?不管成或者不成,我给你二斤粮票。”
  大娘停下脚步,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多少?我就动动嘴皮子,你就给我二斤粮票?”
  “嗯,我绝对不骗人,先给您一斤。”
  大娘脸上乐开了花,眼角的褶子挤成一团:“你这女同志,出手可真大方。”
  唐兰掏出一斤粮票塞到大娘手里,她也不想着做饭了,一斤饼干需要七两粮票,有了这二斤粮票,能给孙子买上三斤饼干解馋。
  这个村子叫金牛村,大部门人靠着种地为生,大娘和她念叨,说村里快要实行包产到户了,也不知道能不能脱贫。
  大娘带着唐兰去了几个富裕户,谎称唐兰是她娘家的亲戚,家里人想买点无锡大米吃。
  无锡大米全国有名,这个理由也没有人怀疑,村里出去探亲访友,要是粮食宽裕,也会背上几斤大米。
  大娘问:“你要多少斤?”
  “二十斤。”
  “二十斤啊。”大娘皱皱眉头:“那咱们得多走几户人家,能一下子拿出五斤大米的都不多。”
  大娘带着唐兰串了三四户,每家的存粮也不多,最多能换上两三斤,走了一圈,也只是换了十斤。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