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节(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运出去做啥?”
  第40章 跟单员
  另外一人扒拉一口饭:“你傻啊, 还能做啥?当然是拿出去卖钱?”
  “这样不行吧?”
  “没什么不行的, 其他厂子也有这么做的,不是工厂直接卖,二手倒卖给别人,收点钱回来, 不然生产完的衣服堆积着, 厂子也亏本啊。”
  唐兰听了一会儿, 大致明白了其中的玄机。
  计划经济时代简而言之就是不流通的时代,一切物资定量定时,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工厂的生产能力过剩, 多出来的这些产品没有能力去消耗, 满满的造成了积压。
  人们凭票购物的年头, 如果放开供应会产生很多后遗症,而目前的情况,还没达到完全敞开的程度。
  所以,工厂也要为自己的效益打算, 也就只能自己把多余的产品销售出去。
  唐兰想起了之前九叔那的纺织品,来路基本大同小异。
  唐兰心里砰砰跳个不停,低价买来高价卖出,可以从中赚取巨额差价, 如果放在六十年代,这是□□裸的投机倒把,可现在不同, 现在是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勇于先剥开螃蟹的壳,才能赚到第一桶金。
  唐兰急匆匆的吃完饭,一下午她的心思全在这上面,一下班她就直奔了九叔的收购点。
  九叔上次收的纺织品,是托熟人才分到了一些,大头都被本地一个专门倒买倒卖的小贩买走。
  唐兰问:“这些货不容易买?”
  九叔一副这你就不懂的眼神:“竞争太大了!以前工厂求着买都没人要,一来怕惹上是非,前些年投机倒把还有被判刑的,大家都怕了,二来怕卖不出去砸手里,可现在不一样,政策宽松,每个月的供应少,条件好了人们手里的余钱多了,完全有能力消化这些物品,正愁没地方买呢。”
  唐兰有些失望,她开始以为,这块肥肉还没人开动,可九叔告诉他,现在就剩下肉渣渣,还得靠抢。
  九叔告诉她,所有的工厂都存在产品滞销的情现象,无论多少,都需要有人去散货。
  收购价格普遍不会太高,大概是市场价的一半,等倒手卖出去,价格会高于市场价,但因为不收各类票据,哪怕是价格高,也能很快的卖出。
  除了最开始需要一些资金之外,基本没有任何风险。
  九叔痛心疾首的说:“现在的人啊,眼里只有钱,我听说有人把铁饭碗都给辞了,专门去倒腾这个,你说一个有前途的好青年,怎么不走正路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