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章形势比人强(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近两年时间过去,省教委联合各高校,与徐城市城规委、城市规划设计院,也已经将大学科技园的详细规划方案拿了出来。
  作为南湾湖新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南湾湖的教育园区,大学科技园规划要建设未来能容纳二十五万师生学习、生活的高校集中区,再辅以配套的住宅、商业以及创新产业园区,总占地面积高达四十平方公里。
  最初的方案是院校承担各自新校区的建设,徐城市承担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除了学生公寓宿舍区外,配套住宅及商业区则交给市场开发,徐城市再联合各院校推动创新产业园的建设。
  说是院校承担各自新校区的建设,但各家院校手里并没有多少经营性产业,财力有限,像淮工大、淮师、淮海理工、淮海医大等国内一流的重点院校,得到教育拔款相对较多一些,但眼前主要也是用于渚南新校区的建设,还没有余力同时在南湾湖启动建设更大规模的新校区。
  实际上,南湾湖新区大学科技园的建设资金最终还是要落在省里跟徐城市政府的财政拨款上。
  省及徐城市,这两年来的财政相比较以往是宽松了许多,但要补功课的太多,哪里有可能一下子拿出一两百亿的资金在南湾湖以东建设大学科技园?
  其实就整个南湾湖新区,省及徐城区都没有急着这两年就启动建设,计划等财政进一步好转,大体到零三年左右,再从省市两级财政每年拔三五十亿加大推动新区建设的力度。
  换作其他时候,徐沛主持全省政府工作,确实没有必要跟全面负责徐城市工作的崔卫平争一城一地的得失;李谷作为徐城市长,也没有必要一定要将崔卫平的锋芒盖住。问题就在于这次大型招商活动,这次搞项目集中签约,徐沛本就有往自己脸上贴金的意图,崔卫平搞这样的“突袭”,徐沛脸上难堪是一定的,而在崔卫平针锋相对的“进逼”之下,徐沛要是表现软弱,省内很可能就会像多为诺骨牌一般,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跟形势变化。
  这才是徐沛最不希望看到的。
  现在崔卫平拉着融信、宝和顾家抢先在南湾湖新区上落子,徐沛就算不需要急着在这次招商活动上做出反应,但也要尽快做出应手。
  大学科技园项目,无论是从南湾湖新区建设、徐城市新城发展规模上,还是推动全省高等教育、文化、创新及高科技产业发展,意义及风头,无疑是都能压过博览园及东绕城高速项目建设的。
  推动大学科技园建设也符合徐沛此时的身份;做成了徐沛也能凝聚更多的人望跟声威,能更加顺利的接替钟立岷担任省委书记。
  然而,大学科技园,除了部分住宅及商业配套外,其他都是硬性投资,没有办法引进投资性的资本。
  在省及徐城市拿不出多少财政拔款的情况,一期就需要投入的上百亿建设资金怎么筹集?
  蒋益彬将沈淮拦下来,就是要代表徐沛,想问问沈淮这个“巧妇”怎么去做无米之炊?
  昨夜过后,沈淮也没有时间去思考这些问题,蒋益彬问起,他就简单说说:“省国资企业改制重组,下一步要减少对银行贷款的依赖,更多的是要跟海外企业进行广泛的技术及资本合作,我估计着,省国资体系未来三五年对银行贷款的需求即使不会迅速降下来,也不会再有大的增长,这其实就为省国资承建大学科技园争取到一定额度的建设贷款……”
  听沈淮这么说,蒋益彬也信服的点点头,省内的银行新增贷款,相当大的额度都流向省国资企业,这是当前坚持全民所有制经济为主体的政策及政治需要。
  一方面银行流向省国资体系的新增贷款比例不降低——实际上每年新增贷款额度都会依照地方经济发展情况,有数亿到十数亿的增加——同时省国资体系内部控制住对银行贷款的依赖,新增加的贷款额度,确实可以流向在省国资体系之下成立的大学科技园控股公司,用于大学城的建设。
  至于省国资体系内部怎么控制住对银行贷款的依赖,这就是沈淮的分管及专业范畴了;而几大国商行的省行以及业信银行,对沈淮作为省国资操盘手还是有着更加倾向性的信任,这也是蒋益彬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省国资成立控股公司,承担大学科技园的投资跟建设,就算有省财政背书能直接获得一定的贷款,但每年从省金融系统挤出来的贷款额度也是有限的。在省及徐城市财政宽裕起来之前,还需要省国资从其他地方抽出更多的资金注入,才能保证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不中断,”沈淮继续说道,“而为便于资本的整体协调跟运作,也有成立省国资管理公司的必要……”
  蒋益彬看了郭成泽一眼,将淮海融投、东江电力、东江地产、东狮集团、淮海电气等企业里的省属国资股权,从各家省国资企业剥离出来,置入省国资管理公司旗下统一管理,以及未来越来越多改制重组后的省属国资股权、省国资企业都置入省国资管理公司旗下,确实能利于省国有资本的整体协调跟运作,以沈淮的能耐跟他所能影响得到的外延资源,也确实有可能再额外承担大学科技园的建设重任……
  再者,大学城是非盈利性工程项目,投入的建设资金是没有办法收回的,但用于建设的银行贷款则是要计息归还。
  在省及徐城市财政没有增长到一定规模之前,大学城建设贷款的本息偿还,还是需要省国资内部来进行统筹安排,这也加强成立省国资管理公司的必要性。
  不然的话,将来要求省钢、淮煤、仪电等省国资集团与各院校一起分摊大学城建设贷款的本息偿还,闹翻天不说,还可能全面诱发全省的财政、金融危机,更加叫对手有机可趁。
  虽然说沈淮将大学城项目与成立省国资管理公司捆绑在一起,有借机扩权之嫌,但务实的去考虑,也必然要将这桩事捆绑在一起才有运作的可能。
  同时,仅仅是成立省国资管理公司,从各家省国资企业收权,阻力必然极大,但将两桩事捆绑在一起,所有希望推动大学城启动建设的力量,多半也将是成为推动省国资管理公司组建的力量,能极大的减少阻力。
  沈淮、蒋益彬、郭成泽坐在机场咖啡馆的一角,秘密商议着事情。
  眼看着下一架专机将到,招商活动的工作人员从外面跑过来,也没直接过来打扰沈淮、蒋益彬他们谈话,而是通过省国资办综合处处长苏平转告他们:
  “宝和置业董事局主席顾泽军、中联办副主任马致明以及香港协办单位的负责人,都到机场来接徐省长他们了……”
  徐沛、崔卫平、李谷等人都是乘坐第二架专机;沈淮他们所坐的第一架专机,没有什么“重要人物”,本来就是直接安排坐大巴去酒店的,也就没有安排什么迎接仪式。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