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锦鲤,我带亿万物资逆袭六零 第14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话说,现在也不是管教孩子的时候。
  又问了问顾云兰这五年来的情况,最后说聊到过几天还要去西南,一家子都沉默了。
  顾云兰响应国家号召,支援边疆建设,是大势所趋。
  比起前世浑浑噩噩,居无定所好多了。
  她也看明白了,她这前世今生都注定了不会安于一隅。
  反过来安慰了家人一番。
  心里最难过的还是母亲张慧芳。
  这一晚,顾云兰跟母亲一个床睡。
  姐姐慰问演出还没回来,弟弟也不在家。
  她跟母亲讲述着这些年来的所见所闻,也讲着未来的规划。
  这个年代的人们饱含着热情,饱含着激情,饱含着对生活的热爱。
  总要有人负重前行,别人能去,她就能去得。
  张慧芳不懂那么多大道理,只想让自己的儿女有个好前程,好归宿。
  要知道孩子们各奔东西,成年不着家,她倒宁愿住在村里。
  母女俩一夜未睡,絮絮叨叨说了一夜。
  到早上才眯了一会儿。
  不过早上睡觉的只有顾云兰,张慧芳又早早起来做饭。
  想着闺女在家时间有限,做点好吃的。
  熬了一锅八宝粥,烙了两张葱花饼,又才炒了几个鸡蛋,拌了一盘小菜。
  比起孩子们不在家时,只吃咸菜好多了。
  顾云兰吃完饭,又被爷爷叫过去问话。
  顾宗仁示意她坐下,沉思了片刻道:“这次再去西南,可能又是几年回不来,难为了你们这一代的年轻人。”
  顾云兰浅笑,“谈不上难为。我们有两只手,不能在家吃闲饭。况且,我学医也是为了治病救人,在哪儿救都一样。我知道爷爷在大院也挺为难的,能为国家做贡献,为咱们顾家做点贡献,我很高兴。”
  她从来没有把上山下乡当成什么坏事。在她看来,走到哪儿都有饭吃。
  就算打造商业帝国,也要等到改革开放以后。
  现在她有大把的底牌,并不急于一时。
  顾宗仁押了一口茶水,有一搭没一搭地敲着桌子。
  思索了一会儿又说:“嗯,你是个好孩子。下乡锻炼锻炼也好,爷爷再想办法把你调回来。”
  “我相信爷爷。”顾云兰现在的生活轨迹已经完全脱离了前世,对新生活充满了向往。
  她正要起身时,顾宗仁又问:“你觉得陆时檠怎么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