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虽然听着很欠揍, 谢峥却是真的在枬宁百里之外的州府开了个幼儿园。
  哦不对,是幼儿学堂。
  没错,这些孩子, 他压根不打算还回给这些人家。
  起码, 在他收服这些人之前, 他不会把人放了。
  除了那些还在喝奶爬行、牙牙学语的奶娃娃,他将那些人家里从四岁到十二岁的孩子,全都抓了回来。
  这么多孩子, 势必要有个地方安置。
  为此,他特地与祝圆讨论过该怎么安排。
  住宿是一点。
  他直接买了处宅子,所有房间改成通铺, 男女分住,再送几个打扫、做饭的婆子,再请上一名擅儿科的老大夫坐镇。
  还有每隔三月换值一回的幕僚充当先生。
  这学堂, 便齐活了。
  当然,还有兵丁装成普通人隐在暗处护卫。
  ……
  谢峥甚至连课堂内容都与祝圆商量好了。
  思想政治课:让幕僚们介绍大衍朝的历史,并将重要年份、大事件背诵。
  文化课:修习大衍朝的官话, 背诵记忆好诗好词。四五岁启蒙班的自然是从千字文、三字经开始学。
  除此之外, 还有算数课、手工课、体育课。
  这些懵懂的孩子犹自不知, 幕僚们便先头大起来。
  谢峥的幕僚不多,擅经济的留在庄子那边, 还留了几名擅布局运筹的给祝圆以防万一, 带到枬宁这边的, 只有十来人。
  每三月要到学堂轮值一次, 每次三人。算下来一人一年就轮一次。
  听起来不多。
  可这三人要教思政、文化、算数、手工、体育……
  他们这些人, 大都出身贫苦, 或进士不第, 或官途坎坷,或家遭横祸……总归,种种原因,让他们投入到谢峥门下,成为一名幕僚。
  可即便他们中间有出身良好的,对上这么多门的课程,也得挠头。
  寻常人家,哪里会学这么驳杂?
  谢峥自然知道他们如何想,只道:“将来我得登宝座,你们便是我大衍朝未来的筑基砖石。若是连区区孩童都无法教导,你们将来如何教化民众,如何治理地方,如何发展人才?”
  话已至此,幕僚们无法,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但有些科目真是抓瞎,早在谢峥开始布置的时候,幕僚们便拿出当年科举考试的狠劲,凑在一起,给各科目制定教材。
  算数该怎么考核,思政该挑什么知识点。四五岁该教的什么,八九岁又该教什么……
  一群年纪不等的幕僚们躲在深山老林里,天天划拉着笔墨念念有词,弄出一套课程,还要抓着不通笔墨的兵丁教导,把他们当做四五岁娃娃来启蒙,扰得兵丁们看到他们就绕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