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代文后妈我不当了[六零] 第114节(2 / 4)
他一直对苏梅直呼其名,态度也非常轻慢,一点都没有那是长辈的态度。
周平抬头,竟然直接承认了:“是,我是对她有意见。她不是也对我很有意见吗,否则怎么会跟你们告密?”
明明调查员还没有说什么,他却已经肯定告密的人就是苏梅。
这件事苏梅已经解释过了,周平却仿佛知道他们在想什么,直接说道:“她是不是告诉你们是关心我才跟踪我的?这话说出来恐怕只有她自己相信。”
周平不信他们没有调查过他家的情况,苏梅什么性格,平常对他们怎么样,一查就知道。
这同样是一处疑点。
现在就是两人各执一词,苏梅指认周平和反动势力有接触,并且怀疑这伙反动势力和蒋美琴的背后指使有关系。
但在周平这里,他直接推翻了自己和这伙势力接触的事,也就无从谈起蒋美琴是否和他们有关系,反而他还指认苏梅才是疑点重重。
问完周平以后,一直没有说话的组长缓缓开口:“这两人说的话都不能全信。”
这是他多年来侦查的直觉。
尤其是对于周平这个人。他表现得太过正常了,然而就是这样的正常才显得他不正常。
毕竟他只是一个十岁,不,应该说是一个马上就要十一岁的高中生。
少年早成的人不是没有,但周平这样的,确实是太过奇怪了些。
因此,调查小组接下来的侦查方向主要就放在那天砖瓦厂的事情,以及对那伙人的审问上。
从他们那里才能知道苏梅和周平到底谁和他们有关系,蒋美琴背后是否有组织,这个组织是不是和他们有关系。
案件一下子进入了忙碌阶段,京城和贺县,两边的调查同时进行,势必要把这件大案查到水落石出。
*
苏葵这时也在关心她的家乡,却不是因为这件事。
十二月二十日。
赵芝兰为《清河乡之变》所绘的连环画终于在经由京城美术出版社出版,正式在全国推出。
目前,原作小说正处于火爆状态,因为是跟自身息息相关的大事,加上报纸上的争论,在全国大范围内讨论热度都是居高不下,地方上也做足了宣传,基本没有不知道的。
前段时间更是因为苏葵再次作为教育模范上报纸的事情又引起了一阵对她本人,对她作品的讨论。
此时,《清河乡之变》的连环画版本横空出世,瞬间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
不必有再多的宣传,只需要说它将这部小说画成了连环画,就已经是最好的宣传。
很快,总共发行十一万册的连环画就被售罄,甚至比当初书发行的时候还要快。
一是有了书本名气打底,二是连环画的受众更加广泛,可能有人看不懂小说甚至干脆不识字,但在娱乐方式匮乏的现在,几乎没有人能够拒绝连环画的诱惑。
不只是小孩子,就是成年人,这也是他们重要的娱乐手段。
更何况,大家已经看了书,被里面描写的解散公共食堂后的清河乡盛景向往得不得了。
现在就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那里到底是什么样子,是不是真像书里说的那么好。
赵芝兰的水平当然不会让他们失望,翻着这样一本小人书,一幅幅清河乡的画面在他们面前展现。 ↑返回顶部↑
周平抬头,竟然直接承认了:“是,我是对她有意见。她不是也对我很有意见吗,否则怎么会跟你们告密?”
明明调查员还没有说什么,他却已经肯定告密的人就是苏梅。
这件事苏梅已经解释过了,周平却仿佛知道他们在想什么,直接说道:“她是不是告诉你们是关心我才跟踪我的?这话说出来恐怕只有她自己相信。”
周平不信他们没有调查过他家的情况,苏梅什么性格,平常对他们怎么样,一查就知道。
这同样是一处疑点。
现在就是两人各执一词,苏梅指认周平和反动势力有接触,并且怀疑这伙反动势力和蒋美琴的背后指使有关系。
但在周平这里,他直接推翻了自己和这伙势力接触的事,也就无从谈起蒋美琴是否和他们有关系,反而他还指认苏梅才是疑点重重。
问完周平以后,一直没有说话的组长缓缓开口:“这两人说的话都不能全信。”
这是他多年来侦查的直觉。
尤其是对于周平这个人。他表现得太过正常了,然而就是这样的正常才显得他不正常。
毕竟他只是一个十岁,不,应该说是一个马上就要十一岁的高中生。
少年早成的人不是没有,但周平这样的,确实是太过奇怪了些。
因此,调查小组接下来的侦查方向主要就放在那天砖瓦厂的事情,以及对那伙人的审问上。
从他们那里才能知道苏梅和周平到底谁和他们有关系,蒋美琴背后是否有组织,这个组织是不是和他们有关系。
案件一下子进入了忙碌阶段,京城和贺县,两边的调查同时进行,势必要把这件大案查到水落石出。
*
苏葵这时也在关心她的家乡,却不是因为这件事。
十二月二十日。
赵芝兰为《清河乡之变》所绘的连环画终于在经由京城美术出版社出版,正式在全国推出。
目前,原作小说正处于火爆状态,因为是跟自身息息相关的大事,加上报纸上的争论,在全国大范围内讨论热度都是居高不下,地方上也做足了宣传,基本没有不知道的。
前段时间更是因为苏葵再次作为教育模范上报纸的事情又引起了一阵对她本人,对她作品的讨论。
此时,《清河乡之变》的连环画版本横空出世,瞬间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
不必有再多的宣传,只需要说它将这部小说画成了连环画,就已经是最好的宣传。
很快,总共发行十一万册的连环画就被售罄,甚至比当初书发行的时候还要快。
一是有了书本名气打底,二是连环画的受众更加广泛,可能有人看不懂小说甚至干脆不识字,但在娱乐方式匮乏的现在,几乎没有人能够拒绝连环画的诱惑。
不只是小孩子,就是成年人,这也是他们重要的娱乐手段。
更何况,大家已经看了书,被里面描写的解散公共食堂后的清河乡盛景向往得不得了。
现在就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那里到底是什么样子,是不是真像书里说的那么好。
赵芝兰的水平当然不会让他们失望,翻着这样一本小人书,一幅幅清河乡的画面在他们面前展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