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代文后妈我不当了[六零] 第103节(3 / 4)
“要不是赵芝兰同志先把画送到我这里,我都要以为你先看过画了。”郭毅笑了笑,也没有卖关子,告诉苏葵,赵芝兰已经完成了连环画的第一册 。
“部长,现在正是推出的好时机……”
“我们打算趁现在将它推出……”
两人的话几乎是同时落下。
说完郭毅先是怔住一下,才指着苏葵笑道:“你这个小同志,倒和我们想到一块儿去了。”
苏葵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清河乡之变》正在全国畅销,广泛讨论,报纸上的争论还没有下去。更是因为前段时间她加入作协,两岸作家联合在报纸上发文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这时候推出配套的连环画,正可以借这股东风再次掀起这股热潮。
显然两人都是这个想法,也不由得让郭毅再次感叹,这个小同志,实在是太适合他们组织内了。
郭毅给她看了赵芝兰所绘的连环画《清河乡之变》。
赵芝兰是国画大家,同样精通西方绘画技巧。她的绘图采用俯视和多角度构图,对清河乡的山川河水做了细致的描绘。
同时她运用了华国传统线描技法,勾勒出一个个人物形象,苏英、大队长、会计在她的笔触下栩栩如生,仿佛真是小说里的人物跃然纸上。
同样,她以现实中的清河大队作为蓝本,将书中描绘的景象一一表现出来,着重展现清河大队如今的美好生活。苏葵甚至还在上面看见了自己家的房子,看见了她妈妈,她兄嫂,清河大队的人和景物很多都成为里面的背景。
最关键的是,她看上面苏英的样子,竟然和她有七八分相像,赵芝兰是把苏英这个角色投射到了她身上吗?
显然郭毅也注意到了:“苏葵同志,看来赵芝兰同志是认为这个人物和你颇有相似啊。”
苏英不是苏葵,却拥有她身上的一部分特质,赵芝兰创作的时候可以说不自觉地就诞生了这样一种形象,连她自己也没有想到。
这并不是什么大事,目前最重要的是连环画的出版。郭毅告诉她,他们已经对这一册连环画进行了审阅,准备交给京城美术出版社尽快出版发行。
说到这里,他就问起了苏葵她的教辅资料怎么样了。
“我已经将教辅资料交给了教育部的领导,等到他们研讨审阅完毕应该就可以发行了。”
苏葵却没有想到这一天来得那么快,就在她回去后不久,教育部的同志就找到她,告诉她她的所有教辅资料已经审阅完毕,他们已经投入出版。作为唯一的编写者,请她为这套资料命名。
苏葵想了想,只在纸上写下了一个名字——《决胜高考》。
这印有四个大字的白色封面,即将在教育行业掀起一场大风暴。
*
同样是牵扯在大事中,周建林就没有苏葵这样稳定的心态了。
自从上次调查部的人来之后,他的心情就一直没有平静下来过。
蒋美琴。
这个他本来已经不打算再想起来的人物,却以一场猝不及防的事件出现在他眼前,甚至将他卷入这样麻烦的事情中。
最关键的还不止是这个,由于事情重大,蒋美琴和他又是那样的关系,他的身份更是敏.感,必须要调查清楚。
他们的部队原定要离开京城,不可能因为他停留,于是他以执行特殊任务的理由暂时留在京城配合后续调查,其余人全部回转。
这段时间,调查员已经来找过他三次,甚至还请他去火车站一趟,说清楚他们当时的站位。至于他这段时间的通信也全部都要查明,当然他也只有和苏梅有过通信,这些信件也要被一一查清。
周建林问心无愧,经过一番调查,确实证明了他并没有和蒋美琴有过什么接触,传递过什么信息。 ↑返回顶部↑
“部长,现在正是推出的好时机……”
“我们打算趁现在将它推出……”
两人的话几乎是同时落下。
说完郭毅先是怔住一下,才指着苏葵笑道:“你这个小同志,倒和我们想到一块儿去了。”
苏葵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清河乡之变》正在全国畅销,广泛讨论,报纸上的争论还没有下去。更是因为前段时间她加入作协,两岸作家联合在报纸上发文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这时候推出配套的连环画,正可以借这股东风再次掀起这股热潮。
显然两人都是这个想法,也不由得让郭毅再次感叹,这个小同志,实在是太适合他们组织内了。
郭毅给她看了赵芝兰所绘的连环画《清河乡之变》。
赵芝兰是国画大家,同样精通西方绘画技巧。她的绘图采用俯视和多角度构图,对清河乡的山川河水做了细致的描绘。
同时她运用了华国传统线描技法,勾勒出一个个人物形象,苏英、大队长、会计在她的笔触下栩栩如生,仿佛真是小说里的人物跃然纸上。
同样,她以现实中的清河大队作为蓝本,将书中描绘的景象一一表现出来,着重展现清河大队如今的美好生活。苏葵甚至还在上面看见了自己家的房子,看见了她妈妈,她兄嫂,清河大队的人和景物很多都成为里面的背景。
最关键的是,她看上面苏英的样子,竟然和她有七八分相像,赵芝兰是把苏英这个角色投射到了她身上吗?
显然郭毅也注意到了:“苏葵同志,看来赵芝兰同志是认为这个人物和你颇有相似啊。”
苏英不是苏葵,却拥有她身上的一部分特质,赵芝兰创作的时候可以说不自觉地就诞生了这样一种形象,连她自己也没有想到。
这并不是什么大事,目前最重要的是连环画的出版。郭毅告诉她,他们已经对这一册连环画进行了审阅,准备交给京城美术出版社尽快出版发行。
说到这里,他就问起了苏葵她的教辅资料怎么样了。
“我已经将教辅资料交给了教育部的领导,等到他们研讨审阅完毕应该就可以发行了。”
苏葵却没有想到这一天来得那么快,就在她回去后不久,教育部的同志就找到她,告诉她她的所有教辅资料已经审阅完毕,他们已经投入出版。作为唯一的编写者,请她为这套资料命名。
苏葵想了想,只在纸上写下了一个名字——《决胜高考》。
这印有四个大字的白色封面,即将在教育行业掀起一场大风暴。
*
同样是牵扯在大事中,周建林就没有苏葵这样稳定的心态了。
自从上次调查部的人来之后,他的心情就一直没有平静下来过。
蒋美琴。
这个他本来已经不打算再想起来的人物,却以一场猝不及防的事件出现在他眼前,甚至将他卷入这样麻烦的事情中。
最关键的还不止是这个,由于事情重大,蒋美琴和他又是那样的关系,他的身份更是敏.感,必须要调查清楚。
他们的部队原定要离开京城,不可能因为他停留,于是他以执行特殊任务的理由暂时留在京城配合后续调查,其余人全部回转。
这段时间,调查员已经来找过他三次,甚至还请他去火车站一趟,说清楚他们当时的站位。至于他这段时间的通信也全部都要查明,当然他也只有和苏梅有过通信,这些信件也要被一一查清。
周建林问心无愧,经过一番调查,确实证明了他并没有和蒋美琴有过什么接触,传递过什么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