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计(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五十万两啊,他胤禟都没有这么多银子。
  凌谱一个小小的内务府总管钱从哪里来的?他弄这么多东西又为了谁?
  答案不言而喻。
  “没错,汗阿玛,儿子们知道您也想要支持我们远洋,也想要让百姓过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这段时间儿子们也没闲着,自从知道国库欠银之后,儿子们暗中调查发现。”
  “借了国库银子的那些人,有八成的人家非常富有,甚至有的人比儿子们都有钱,轻轻松松能拿出几十万两银子。只有不到两成的人家是真的没钱,吃了上顿没下顿,穷困的很。那八成人里面,当初借钱的时候困难的也有,但更多的是为了跟风。”
  “好似这银子不借,别人就会怎么着他们一样。”
  “可是您看看,他们还银子了吗?”
  “自家锦衣玉食的过着,没见谁想要主动归还国库银子的。不信,您问四哥,这事儿四哥可都比我们都清楚。”
  说起这事十四也生气,要不是国库没银子给他建府,他也不至于拖到福晋都生产了还住在宫里头。也就不会被一些小人明里暗里的陷害。
  康熙转头看向四阿哥,四阿哥虽然不知道弟弟们闹的哪一出,但国库银子的事儿他确实最清楚。
  “回汗阿玛,十四弟说的基本上都是实情。儿臣接手户部以来,倒也遇到过主动来归还欠款的,可那些人前脚还了钱,后脚就借出去比之前更大的数目。越是官职高、地位尊贵的,借钱越多。”
  “像刚才十四弟说的安亲王府前前后后借了有五百万两。前头八弟纳侧福晋,安亲王世子又来找儿臣拿银子,您之前吩咐过,国库的这点银子不能动,儿臣没应允,至今安亲王世子对儿子还有意见。”
  不愧是四阿哥一个拿字用的太好了,如果不是场合不对,胤禟都要给他鼓掌。
  安亲王府的五百万两很多?还有一个比安亲王府更多的,他没敢说。太子殿下哪年不从国库支取银子,一次至少二三十万两。这么多年下来,只太子就欠了国库达千万两的银子。
  九弟说的凌谱欠银也不少,高达百万两。像这种欠银百万两的,就有十几户人家。
  胤禟炸了,立刻嚷嚷起来,“汗阿玛您可听见了,十几户人家,一人百万两那是多少钱?但凡他们有一家还钱的,儿子也不至于去变卖福晋的嫁妆。汗阿玛啊,您当您儿子真不要脸呢。”
  没错,他就是真不要脸,为了银子,为了能远洋,胤禟也是豁出去了,拉着康熙的龙袍哭了起来。
  “汗阿玛,儿臣愿意担下这恶名,亲自去要账。”十四阿哥也跪了下来。
  要账可不是个好差事,看看四哥就知道了,不说那些人找各种理由不还,四哥还因此落下个冷血的名声。
  不过对十四来说这倒是个好机会,他亲自去要账就是得罪了这些大臣们。跟大臣们交恶,结党营私这话就不会落在他身上。
  他自身干净,在汗阿玛心里的地位才能更重。
  胤禟也跟着跪下,“儿臣也愿意去。”
  “还有儿子,”十阿哥随大流,九哥干啥他就干啥。哦,如今还要加上个十四弟,九哥不在他就跟着十四弟,反正这俩人都比他聪明。
  康熙敲着御案,他只知道有人从国库借银子,却不知道他们居然欠了这么多钱。再想想那些大臣们平日的作为,这是拿着他的钱吃喝呢?
  再看看胤祯三人,为了给他、给大清谋福利,居然被逼到变卖福晋嫁妆的地步。
  是可忍孰不可忍。
  “老四,朕命令你在三天之内把具体欠债人和欠债数目给朕整理出来。还有,让户部的人给那群大臣通个气,让他们还银子。”他也想看看他这个皇帝说的话算不算数,会不会有人主动把欠银交上来。
  看着想要说话的另外三个儿子,康熙抬抬手,“至于你们三个,若是他们按时归还了银子,朕准许你们拿百万两银去造船。丑话朕说在前头,钱朕给了,你们仨要是做不出业绩,别怪朕不顾念父子之情。”
  三人跪下,异口同声:“汗阿玛放心,儿子定不辜负汗阿玛的期望。儿子等愿意为大清效犬马之劳。”眼看着银子就要到手了,三人很高兴。
  康熙摇摇头,心想还真是孩子呢,这样就高兴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