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汴梁英雄会(1)(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一天的大会议题是讨论中原归谁统治和应该怎么样统治?
  这就是要决定中原之主了。秦桧虽然收买了几个大儒,让他们在会场上坚持赵宋正朔。但秦桧忘了最重要的一点,能被收买的大儒就不是能够杀身成仁的大儒。
  会场之上,黄纵第一个站起来发言。“这个问题其实根本用不着讨论,若是按照前朝惯例,自然是谁打天下谁就坐天下。靖康耻发生之后,在应天府登基的康王转进金陵,直接把中原大地放弃,把数千万中原父老抛给了金兵的马刀。大家可以摸着良心想一想,若不是岳帅在应天府起兵,如今的中原大地会是何等景象?会是腥膻满地,会是血流成河,会是白骨成山。整个中原是岳帅领着护民军打下来的,守下来的,自然中原之主也要由岳帅来做。大家有意见吗?”
  会场上的人齐声高呼,“没意见。我们就想让岳帅当皇帝。比那些孬种的赵宋官家强多了。”
  黄纵伸手往下压了压,止住了满场呼声。“我刚才说的是按照前朝惯例。但岳帅不想按照前朝惯例,黄袍加身,而是想听从天下英雄的意见。若是在场的各地英雄豪杰,乡老大儒,超过一半的人数同意岳帅为中原之主,今日过后,岳帅就是中原之主。”
  说到这里,黄纵歇了口气,方才继续笑着说道,“本来应该投票表决。因为可能会有一半代表不识字也不会写字,为了照顾这些代表,咱们就举手表决。不过呢,我们也已经商量好了,举手表决只是权宜之计,下一届英雄会就投票表决。不会写字的代表在这场大会结束之后要好好学习写字了。好了,大家可以各自商量一下,有意见的,也可以当场提出来。半个时辰之后,咱们就举手表决。”
  黄纵这边刚坐下,护民军将领会聚的地方,牛皋腾地站了起来。牛皋身高体大,像个铁塔,他的嗓门更是宛如炸雷,完全压住了郭京玉清子的惨叫声。
  “各位兄弟,俺老牛先说几句。黄大人刚才说了,按前朝惯例,岳帅早该黄袍加身。既然岳帅不想按照前朝惯例,非要搞什么举手表决。俺老牛要在这里问一句,今天来参会的兄弟们又没有胳膊受伤,举不起手的?”
  护民军将领全都笑着说,“没有。”
  牛皋大喝一声,“既然没有受伤,等会举手表决时,都给我把手举麻利一点。”说到这里,牛皋用一双牛眼瞪着另一边的大儒书生们,略带不屑地说,“除了一帮子嘴巴比死鸭子还硬骨头比毛虫还软的糊涂蛋,天下又有哪个不认为岳帅做天子是天经地义的?”
  相州商会会长田满仓早在几天前就已经拉拢了前来参会的各地巨商,并完全统一了意见。事到临头,田满仓还是有点不放心,他看了眼坐在主会台上的李八少,然后低声说道,“各位,如今箭在弦上,你们千万别给我掉链子啊。历朝历代,讨论这种开国立基的大事,哪里会有咱们商人说话的份儿?咱们再有钱,也是官员们眼里的肥猪,百姓眼中的恶霸。随时都会被抄家灭族。如今有李八老爷为咱们做主,咱们要在这次大会上给咱们商人争一争地位。你们不用担心。这不是我的私心。这是李八老爷,还有岳帅亲自暗示过我的。他们说以后要走重商之路。咱们商人的地位,将来绝对不会低于读书人。等会举手时,咱们一定要同时举手啊。”
  很多商人看着田满仓号令群雄的劲儿,心中都有点不忿。特别是执掌川蜀商会的黄胖子,更是心中暗骂,“你这个姓田的,也就是占了和岳帅同乡的光。老子不敢和你抢这个露脸的机会。论财力,论见识,你比老子差远了。他奶奶的。”
  各地选出的乡老们更不用说,他们都是忠君爱国的好人。不过,他们忠的是保护他们家产安全的中原新君,而不是那个弃中原如敝屐的赵宋软蛋。
  惟有大儒们所在的那一块,意见十分不一致。
  杨方伸手揪着颌下的白胡子,愤然说道,“岳飞是个泥腿子,没学问,难道黄纵堂堂进士也没学问吗?天子建基立业,乃是遵从天命,由几个大儒制定登基典礼就行了,怎么能够像小孩子过家家一样,搞什么举手表决呢?这不是笑话吗?”
  另一个来自河北西路的大儒窦云从同样十分生气地说,“岳帅这次倒是鲁莽了。武夫不得参政议政,否则国将不国啊。五代十国的骄兵悍将们祸乱了天下一百多年,岳帅难道是忘了吗?噢,对,岳帅农家出身,估计不知道五代十国的史实。不行,我要到岳帅身边劝谏他,我要死谏。你看那个牛蛮子,大庭广众之下吵吵嚷嚷,成什么体统?让老夫来教训他。”
  窦云从说着就准备往坐在会场中央的岳飞身边走,却被一个三十多岁的门生给拉住了衣袖。那门生小声说道,“老师,牛蛮子惹不得。你忘了相州韩家了?”
  因为韩肖贵投降金兵,卖了相州赵不试,后来牛皋打下相州时,把韩家四百多口全部抓住,由施全赵玉英一一亲手杀死。在赵宋呼风唤雨数十年的韩家就此烟消云散。若不是韩肖胄领着一部分族人早早地迁到了长江以南,韩家估计就绝户了。
  想到老韩家的惨烈下场,窦云从突然又不想面斥牛皋了。虽然嘴巴依然很硬,“俺窦家又没人投靠金兵,我才不怕这个牛蛮子。他还敢诛杀我满门不成?”但身子却很顺溜地坐到了人群之中。
  想到自家有几个侄子投到了宗望麾下当小幕僚,再想到牛皋担当的就是燕云军团的一把手,窦家正好就在牛皋治下,窦云从实在硬气不起来。
  另一个来自京东西路名叫程圭的大儒对窦云从和杨方的表现很不满意,他走到二人面前,低声怒吼道,“你们两个太迂腐了。现在是什么时候?南有奸相秦桧把持的小朝廷,北有金狗的数十万大军。你们现在就想压制武将,实在是昏了头。我认为岳帅的重武轻文很对。你们知道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做什么吗?我们应该向汉高祖麾下的叔孙通宰相学习,多多推荐悍将到军中。等到岳帅坐稳天下,到了那时候,才是我们儒者的用武之地啊。”
  窦云从和杨方以为这个程圭老儿是要跪舔岳飞,想不到程圭话头一转,突然也表达了对岳飞的不满之意。
  “我对岳帅重武轻文没意见。但他今天还真是做错了事。你看会场东北角那一堆穿着粗麻衣服的乡下老儿,他们不过是些乡老,有些人估计连一个字都不会写,他们有什么资格和咱们一起拥立天子呢?还有一些匠户,他们都是下贱之人,怎么也能来这里呢?更可气的,还有那些商人,这些见利忘义的家伙,也配进入这个神圣的会场吗?”
  另外的几个大儒也加入了争论。他们争论了好一会儿,他们的学生方才听明白,原来这几位名满天下的大儒一点也不反对岳飞当皇帝,他们反对的是一些人当岳飞的臣子。
  儒家从来不在乎谁当皇帝。只在乎皇帝重用哪些臣子。毕竟官位只有那么多,若是让道家或墨家抢走了部分官职,儒生们就无法把持朝堂了。
  所以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儒生们嘴里说的都是圣贤章句,微言大义,肚子里盘算的却是利益。
  窦云从被程圭的这番话点醒,本想当场站出来,喝斥那些乡老和商人,让他们滚出会场,却又被程圭拦住。
  程圭摇动着白花花的脑袋,得意地说,“窦贤弟,今天可是新帝登基的日子,只宜锦上添花,不宜动嘴争吵啊。这些见利忘义的商人,还有那些胆小如鼠的乡老,只要我们站上了朝堂,将来有的是办法整治他们。何必今日动刀动枪呢?你说是不?”
  窦云从拍了下额头,“多谢程兄提醒。我险些铸下大错啊。”
  岳飞李八少黄纵三人坐在会场中央的主席台上,全都默不作声,神情严肃。他们三个都知道,今天过后,中原将彻底摆脱赵宋统治的阴影,变成一个全新的天下。可是他们真的有把握把天下治理得比赵宋更好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