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第一七九节 主和、求和(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所以没什么难度。
  只要韩侂胄配合,王蔺相信让找个借口让王希吕复职,只要淮南东路确定要换转运使,十天之内就可以搞定,并且发出正式的公文。
  但王蔺也疑惑,韩绛隐瞒了什么事呢?
  这事,周必大知道。
  周必大没找任何人商量,只是看过王希吕的信,还有夹在信中韩绛的信后,将两封信一起烧掉。
  韩绛的信中只有一句话:有证据让我怀疑,有人想让淮南东路变成伪楚。
  周必大为什么要烧信。
  因为王蔺属于为保大宋平安,放弃汝州、放弃楚州北部等,一些州府的那类主和派。
  周必大其实也是主和派,但成为相公之后,他看事物的角度也有所不同。
  主和,不代表就要割地。
  主和,不代表就要丧权辱国。这候 zhu*iyo.c om* 章汜
  淮南东路若变成伪楚,朝中有些人或许会说,这正好让大宋与金国之前多了一人缓冲,金宋便不会再有战争。强牺 zhuiyo.com 读牺
  可这些人有没有想过,伪楚或只是一个跳板呢。
  金人的大军以后可以直扑建康军,然后就是临安府了。
  周必大是主和派,但不是求和派,他的主张是国家停止战争,民众才能安心从事生产。
  自从成为左相以来,他的作法确实是可圈可点,他整军备提升士兵作战能力,督劝农耕增加生产,提倡节约减度,而且扩大官学为朝廷储备人才。
  他的交友很特别。
  他和陆游是至交,同时与朱熹也是好友,对赵汝愚更是有提携之恩。
  但此时,他收了韩绛的信,却没打算和任何人商量。
  因为他知道,这事的谁都没办法商量,包括韩侂胄,因为他相信韩绛的判断,没有原因,就是相信了。
  所以,周必大给韩绛回了一封信。
  只有六个字,意思很简单。
  你韩绛往前冲,看看是不是你猜测的这样,若真的是有人想分裂淮南东路,那么本相在后必会出手。
  至于王希吕为转运使一事,他只字未提。
  写完信,周必大叫可靠的人送信,而后坐在书桌后翻开一本书,书名是巾帼英雄冼夫人,这一本书钱泓宣的亲笔手抄本。
  周必大翻开书:“好一个巾帼论。”
  作为此时大宋文坛名誉上的老大,周必大相信文如其人,从一个人的文章中就可以看得出来这个人的性情。
  但这一本冼夫人让周必大迷惑了。
  反而让他看不清,韩绛是主和、求和、主战还是求战了。
  因为这本书,完全站在一个旁观的立场,极客观的讲述了冼夫人这位巾帼英雄,没有夹杂一丝个人的情感在其中。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