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第一三一节 求亲应考第一蒙(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群姑爷们也聚集在一起。
  有人奔了进来:“打听到了,第一题考史。”
  “什么题目。”
  负责打听的人把题目一说,立即有人就抱怨了:“太公这是偏心,这么简单的题,我当年考的是什么,只有四个字。”
  “那四个字。”
  “子夫携鹗。”
  四个字一出,一半的钱家姑爷脸色都变的,好难。这候 b*x*wx*.co 章汜
  相互间开始激烈的讨论,这四个字如何解。
  有好事的就问了:“你怎么答的。”
  那位摇了摇头,长叹一声。
  这边正说着,突然有一个高仆跑来:“主君加题,子夫携鹗。”
  众姑爷瞬间安静下来了。
  这仆役再次高喊:“主君吩咐,各位姑爷皆可出题,主君会在其中挑选,不限内容,不限科目,不限字数。”
  刚才高喊着太公偏心、出题太容易的那位几乎跳了起来,高声欢呼。
  却有年长者表情古怪。
  首先,这边的反应太公有派人关注。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太公对这位韩家哥儿的态度竟然如此特别,要知道没有足够的自信,肯定不敢让人随便出题。
  也就是说,还没考呢,这位韩家哥儿在太公心中已经高人一等。
  这事,与出题简单比起来,才让人心里更不平衡。
  一柱香后,韩绛交卷。
  钱荨逸看过这一次的答案之后,微微一笑:“送第二题。”
  “是。”仆人退离,钱荨逸将韩绛的答卷递给了周必大。
  周必大接过一看,也笑了,然后往下传。
  韩绛的答卷上写着:史记、汉书、三国志。这纯粹就是蒙的,因为韩绛也就知道这些书算是史书。
  然后是一、我是韩绛,出自韩府。二、我昨天说服了准岳父。三、回首看临安府近五十年的人口增加,今日给我泉州一港加万亩,泉州五年增十万户。
  就这么直白的。
  所有人看过后钱荨逸问:“各位,以为如何?”
  马远说道:“我喜欢此子,此答案意境为极优。”
  陆游:“狂妄,不过答案文差、笔极差,意可为良。”
  这题,第一句话的意思是,相马的因为马瘦而错过良马。相人的因为对方家里贫穷所以错过人才。韩绛的对答就是,你们不能因为我出自韩家。
  第二句,是出自汉书,晁错传。意思是进言的如果不能无所顾忌的说话,决策的人不能从进言中明辨是非、辨别良莠,这是国家的灾难。所以韩绛的对答就是,昨天自己摆平了钱皓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