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第九十九节 韩绛的答题(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写在前面的话:话说,作者慌的一逼,看过留言吓的手都发抖,我估计接下来,剧毒等等的评价就来了.
  可没办法改了.这个章节二十天前就写好了。
  认命了,你们骂吧。
  ——————————————————
  思考了足足一柱香时间,看着一个个面容慈祥,实则要狠狠收拾自己的老夫子们,韩绛明白想混过去显然不可能。
  陈亮这会也回过神了,他意识到今天来的不是时候。
  这是钱府考女婿。强牺 tianlaixw.com 读牺
  又一柱香时间过去了,没有人催,可不代表压力没增加。
  陆游看墨要干了,亲自加了点水,还磨了两下。
  这比催要可怕的多。
  老师亲自给磨墨,那怕只是形式上的,这意义也大不同。
  怎么办?
  只有靠不要脸了。
  韩绛的笔粘上了墨,提笔写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这是逼出来的,韩绛也实在是肚子没货了。
  若让他写一篇论大宋经济对周边七国的影响,他能写十万字不加思考的,可当下却真的没东西可写。
  只有用这个了。
  原本,韩绛这三字经是留给钱歆瑶的。
  六百多字写完,韩绛长身一礼退到门口:“晚辈告退。”
  钱荨逸摆了摆手,示意韩绛可以离开。
  从韩绛写的时候,在场的那个不是当世大儒,当世大贤,写的好不好他们看得出来,当然,字还是很丑的。
  韩绛离开后,钱荨逸摇了摇头:“这字,还是看不下去。”
  其子钱泓宣上前准备再抄一份,杨万里却先一步拿起笔来,一边写一边对陆游说道:“放翁,你这学生的字,要从头开始练。”
  “是,没错。”陆游也看出来,这字写的没有一点章法,连形都没几分。
  一篇抄好,钱荨逸吩咐自家高仆:“原版的送到西楼,给大丫头。”
  “是。”
  杨万里抄完之后问:“这最后写有,原著浙东庆元王公、广南东路顺德区公、新会黎公、修撰浙东余杭章公、解读这一处,只有钱字的一个起笔划。”
  韩绛没读过原版的三字经,他读的三字经是后来在百家讲坛上看到的。
  当时那期节目就叫,钱说三字经。是复旦大学教授解读,应该是章太炎的版本,不过韩绛在三字经的历史部分背写的时候也肯定不会超编的。
  关于原著是谁,历史有争议,所以韩绛都给写上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