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6章 出场就送人头的赵括想喊冤(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候 a*i mei 43.com 章汜。没办法,谁让韩国和魏国就堵在函谷关门口,秦国人一出门就能看到他们,那自然是暴打他们了。
  本来怂韩投降割地,这次的事情基本上就算是结束了。老秦人就该回关中修整,等待着下一次的出兵作战。
  可没成想,被割让的上党郡郡守冯亭不干了。
  冯亭赶走了只会投降的废物韩桓惠王的使者,说服了上党郡的百姓们,选择将上党郡十七座城池奉献给身边的赵国。
  赵国经过一番激烈辩论,最终决定接下这份大礼。
  不仅仅是因为上党郡的确是一块肥肉,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赵国也知道秦国是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想着借着这次的机会,好好的与秦国大战一场,彻底削弱秦国的实力。
  秦国的战略是远交近攻,而赵国的战略则是开拓中原。
  之前百年时间里,赵国的精力大都用在了中原战略上,齐国济水以西的土地几乎都落入了赵国手中。
  秦赵两国在百多年的时间里都在不断扩大实力,到此时此刻也是到了必然要大决战的程度。
  长平之战并非突然爆发的,无论秦国还赵国,实际上早就有了和对付大决战的准备。
  像是赵国在战前,就已经与齐国修好稳定后方,又和魏国结盟拉拢帮手,还暴打了投靠秦国的韩国,剪除秦国的羽翼。
  赵人并不傻,能臣猛将多的是。人家的战略走的非常正确。
  与被打尿了的韩国不一样,赵国人并不畏惧秦国,甚至还占据心里优势。
  因为就在几年前的阏与之战中,赵括他老爹赵奢,以六万赵军奇袭了三十万秦军,并且大败之。
  秦军前前后后损失了约小十万人马,甚至就连主将胡阳都战死了,这大概是秦国百年以来最大的一场失败。
  要知道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那是隔三差五的就要干仗,而且还特么的大都打赢了。
  打了这么多年下来,秦国那是越打越强。
  能够一次性给予秦国如此沉重打击的,赵国这还是第一个。
  当然了,商鞅变法之前被吴起吊打的秦国不算。
  秦国这里也是视赵国为心腹大患,阏与之战后也是憋着劲一心想要报仇。
  他们出兵攻打上党,然后赵国派出了廉颇为将与之对战。
  战场一开始是在上党,秦将王龁花费了一年的时间拿下了上党。大部分的上党百姓都逃亡到了赵国。
  之后王龁开始攻打廉颇,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击败廉颇,将他和赵军赶到了丹河东岸。
  这个时候两边战略上的交锋也在继续。
  赵国接连战败之后,赵孝成王就想要求和。因为蔺相如已死,无人能够劝住这位废物赵王。结果秦王高规格接待了赵国使者,让各国误以为秦赵已经和解,从而打破了潜在的各国合纵的可能。
  制大 制枭。本章尚未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