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第四节 遗产(3)(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下旨封晏青为宰相没有引起太大争议,折彦文不但没有跳出来组织,还非常明智的选择辞去给他的枢密使职务,因为他知道折家已经让皇帝有所担忧,继续把持要职,只会引来灾祸。折家从中州一路流放,起伏的太不容易,他在也不想看到下一场灾祸了。
  晏青虽然带着移民指标坐上宰相之位,可是他并没有将移民当成一项重要任务去做。他上台之后,第一件大政策是开科举。
  这得到了东岸九军州豪族的大力支持,因为他们在宋朝统治时期,是当地统治家族,可是他们的文化是士大夫文化,带有强烈的出仕意愿,宋国不肯接纳他们,汉国愿意,何乐不为。一旦他们发展到了门阀程度,很可能就不会有这么强烈的意愿了。此时开科举,正是时候。
  制大 制枭。大平原豪族也没怎么反对,因为开科举让他们的子弟也拥有了正经的晋升渠道,尤其是三柱国之外的中小豪族,他们的上升通道是比较狭窄的。
  科举甚至向十二都豪族开放,大燕统治的十二都豪族甚至更加渴望,因为他们更加缺乏晋升通道。他们是大燕国的流放家族,大燕国有自己的官员培养体系,府学体系,要考入府学,对十二都豪族子弟来说,有些困难,因为他们的家塾可以让子弟接受良好的儒学教育,却很难让他们接受到系统的数学、几何学教育。因此十二都豪族,虽然也有家族能培养子弟考入府学做官,但数量太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