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样做,自然是告诉其余的官员他有容人的雅量。肃顺却没给好脸色,不耐烦的说道:“早什么早?天都亮了,还早个屁啊!”肃顺说话粗鲁,完全是满清宗室贵族的一个异类。
  奕脸上露出尴尬之色,还是微微一笑。
  只是,他心中却愤怒无比,心中想等登上了帝位后,一定要狠狠的羞辱肃顺,再把肃顺发配边疆,报今日之仇。奕退了回去,又见杜翰、载垣、端华等朝中重要的大臣来了。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属于奕阵营的人也跟着走了进来。
  奕目光环视一圈,发现桂良没来,问道:“桂良怎么没来?”
  跟来的小厮立刻解释道:“王爷,您忘记桂良大人患病了吗?现在桂良大人已经不能起床了,所以无法来参加朝会。”
  奕哦了声,已经记起来。
  这个消息他是知道的,却忘在脑后。他心中暗骂桂良是老狐狸,因为奕没有了桂良的大力支撑,朝中的力量就小一分。
  “嘎吱!!”
  城门打开,一声大吼传来:“百官入朝!”
  所有参与朝会的官员听见,立刻挺直了胸膛,并且窃窃私语的声音停下,全场肃静。参与朝会的官员仍然是分为三个阵营,一个是肃顺、端华、载垣等人的,另一个是恭亲王奕的,还有一个是中立的,这三个阵营的官员开始陆续进入城门。
  ps:第一更;
  第577章 朝堂争斗(中)
  朝堂大殿上,李振阴沉着脸,神情严肃。
  在此之前,他得到消息,咸丰留下的辅政大臣并不是他一个人,还有郑亲王端华、大学士肃顺、怡亲王载垣、军机大臣穆荫、杜翰和匡源,还要加上一个御前大臣景寿。加上李振,依旧是八大辅政大臣,和历史上的八大辅政大臣数量相同。不同的是,此时少了历史上的军机大臣焦佑瀛,因为此时的焦佑瀛还是外放为官,没有入主中枢。
  对此,李振很不满。
  他原以为只有他一个辅政大臣,却没想到突然冒出了另外的七个人。
  其实,仔细的分析一番也能明白。
  咸丰要让载淳顺利的继位,并且要让人辅佐载淳,绝不可能让李振一家独大。咸丰一番部署后,留下了八个大臣,更是分化了权利。不仅如此,李振要面临其余七个大臣的排挤,处境并不好。幸好李振和慈禧、慈安搭上了关系,否则李振这个辅政大臣绝对是步履维艰的。
  咸丰为了载淳稳妥妥的当皇帝,可谓是费尽心机。
  留下八个辅政大臣,还留了两颗印章。
  咸丰在死之前特意做了“御赏”、“同道堂”两颗印章,用这两颗印章作为颁布诏谕的符信。这两颗印章中,“御赏”之章,为印起;“同道堂”之章,为印讫(结束)。咸丰将“御赏”章交慈安收掌;而将“同道堂”章交皇太子载淳收掌,因载淳年幼,“同道堂”章实际上是由慈禧掌管的。
  有了两枚印章,八大辅政大臣只有梳理国事的权利,却没有颁布条令等等的命令。也就是说,慈安和慈禧的权利是凌驾于八大臣之上的。但满清朝一直有后宫不得干政的条例,慈安和慈禧就只有决策的权利,没有参与的权利,无法参与到国政大事。
  所以,这又限制了慈安和慈禧的权利。
  很显然,咸丰如此的大费心机,目的是在他死后由慈安和慈禧与八大臣联合执政,既要避免八大臣专权的局面,还要避免慈安和慈禧专权的局面。
  李振站在大殿中,想着慈安和慈禧告诉的事情,心中微冷。
  这两人,没有把所有实情告诉他啊!
  现在要上朝了他才知道还有其余的辅政大臣,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
  “踏!踏!!!”
  凌乱而急促的脚步声传来,搅乱了李振的思绪。
  李振抬头看去,发现早朝的大臣们走来,纷纷进入大殿中。载垣、端华、杜翰、肃顺等人走进来,也看见了早早站在大殿中的李振。肃顺见状,心中很不高兴,因为李振一个男人留宿宫中,肯定是不合适的,便低声道:“逗留皇宫,不是好东西!”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