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俄军动向(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141章 俄军动向
  前线胜利的消息,鼓舞了数千万北疆民众,也格外鼓舞了沈阳、吉林兵工厂的工人,何峰在视察沈阳兵工厂时发表谈话指出:此次两大兵工厂的生产对国防军的胜利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你们是真正的无名英雄。根据统计,1月的前10天两厂生产又创新高,预计当月步、骑枪生产量可突破25000杆,黑龙江、吉林两省国防军提前2个月换装完毕……
  1月11日,袁世凯向秦时竹发来祝贺电报,同意秦时竹对外蒙伪政府的处理决定,根据后者的报告,袁世凯同意由马占山任蒙古护军使(护军使比镇守使高一级),李春福、孙烈臣和马福祥升任绥远、察哈尔和宁夏护军使,扎木合任漠北镇守使,马占山、李春福、孙烈臣授勋五位,马福祥和扎木合授予三等嘉禾章。
  胜利的喜悦过去后,秦时竹等人又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中,他们深知,这只不过是下一战来临前的暂时平静,还有更大的挑战等待着他们……
  半个月前,江西民政长事件有了最新进展,袁世凯准汪瑞闿病假二十天,责令李烈钧‘从速筹备划分事宜,并敦促汪民政长迅行调治,刻期赴任’。李复电:‘现在正式议会行将成立,于此数月内,拟即勉为其难,于军民要政担任完全责任’(意思是你不用派人来了,来了也做不长久,还不如让我李烈钧把这几个月干完算了),实际上打算把汪推出了事。但当时欢迎汪瑞闿的江西共和党人,以江西省临时议会、教育总会、商务总会、共和党、民主党五团体名义拍电报给袁世凯,要求‘迅派镇抚使率兵来赣,协助李督剪除凶暴、安靖地方’……”
  秦时竹静静地听着葛洪义的情报介绍,问道:“此事有下文吗?”
  “没有。袁世凯曾先后打算派张勋、岑春煊及孙武等人前往江西,用武力对付李烈钧。但由于李烈钧本人掌握着强大的武装,要想派兵镇压有种种困难,故而均未成行,一时舆论哄传,形势十分紧张。”
  “用实力对付实力才是最好的办法,李烈钧这个二杆子算是摸到袁世凯的门道了。”秦时竹笑道,“最近李烈钧是不是加大了从我们这里购买军火的力度?”
  “是地。他最近着急的不得了,连连催促老何速发军火,前些时节已发了一批给他了,把咱们换装下来的7000杆步枪和200万发子弹都卖给了他,还卖了他6门山炮。由于款项已超过了当月的税收抵扣,不足部分李烈钧是直接用现洋支付的。”自从达成协议,北方实业接手了湖南、江西两省不少的矿产,按照每月应缴税款的数额。折抵两省购买北疆军火的款项。谭延闿和李烈钧得到了他们想要地军火,两大兵工厂和北方实业也得到了他们需要的原料,在这种往来中,南方的钨、铜、锡矿等资源源源不断输往北疆,各地前清时节留下来的制钱也被一股脑儿地吸引到了北疆(全部化成铜水由精练炉精练成军火原料)。各地已基本看不到制钱,各省革命后新铸的铜元很多也已变成了枪弹。
  “听说这批军火被扣住了?”秦时竹狡黠地眨着眼睛,“这事是不是你通知袁世凯的?”
  “军火是被扣住了。”葛洪义点头称是,“但消息却不是我走漏的。这次是李烈钧运气不好。本来军火1月2日自秦皇岛起运,不出意外的话9日就能到九江。但在上海换船时船撞到了码头,被迫换船运输,结果就被陆建章安排地密探发现了。”
  “是远东航运的船吗?”秦时竹有些好奇,“他们怎么出这么大的漏子?”
  “不是的,远东航运目标太大,为了不趟这趟混水,按照约定。到上海后,换由招商局的轮船装运,但招商局不知道怎么搞地就出了事故。”葛洪义微微笑道,“其实消息让袁世凯知道了,对我们并无害处,现在正是挑逗他俩的时候。”
  “从秦皇岛到九江,中间要经过多少关口?袁世凯怎么可能不知道?”秦时竹稍微一分析就得出了自己的结论,“估计袁世凯早就知道了。只是原先碍着我们(袁世凯也要从北疆买军火)才不好发作。现在民政长的事件爆发。再加上他已基本不从我们这买军火了,才故意把这事捅出来找茬。”
  “你地分析有没有道理我不好说。反正现在消息就是让袁世凯得到了。他获悉此事后,让参谋本部、陆军部以该批军械来经批准为借口,密令早已被他收买的九江镇守使戈克安予以扣留。戈遵令于次日扣留了此项军械,并向参、陆两部报告,声称‘唯恐李督以决裂手段对待,此间兵单力寡,将如之何?’要求设法接济。袁世凯已调张勋军队及海军兵舰前去处理,我看好戏就要开场喽。”
  秦时竹想了想:“安排我们的内线给李烈钧传递消息,万一和袁世凯开战,不要怕,军火弹药自会源源不断地供应。”
  “你这是唯恐天下不乱啊。”
  “咱们和老毛子就要开战了,不给袁世凯找点麻烦,他就会来拖我们的后腿!”秦时竹满不在乎地说,“这火上加油,我还嫌油不够呢!”
  1月18日,根据最新消息,真如秦时竹所说,和俄军的开战近在眼前。
  18日夜晚,秦时竹刚刚准备入睡,葛洪义来了。
  “什么事让你慌成这样?”秦时竹调侃道,“洪义,你现在好歹也是部长级的干部了,将来咱们夺了天下,你一个副总理兼内务部长的名分逃不掉,怎么还这么不成熟?”
  “我可没心情和你开玩笑。”葛洪义瞪了秦时竹一眼,“这是我们最近截获的电报。电报显示,俄军即将在萨勒图动手,并以萨勒图为诱饵。相机伏击我13师或14师。”
  “果真?”秦时竹顿时睡意全消,一把夺过电报看了起来,“消息可靠否?”
  “绝对可靠,第一,根据我们截获地俄国领事馆有线电报来看,隐隐约约透露出在中东路动手的迹象;第二,根据外阿穆尔军区发给护路军的电报看,也告知部队要向萨勒图附近集结。兵力至少5000;第三,哈尔滨方面驻军地电报说已准备完毕,将在双城堡附近埋伏重兵,伏击周羽的14师,第四,龙江方面的敌情也显示敌人有阻断交通,隔绝我军增援萨勒图的意图……”
  “还有什么情况?”
  “有,如果拿下萨勒图后各国没有多少反应。拟再采取第二步行动,向满洲里、海拉尔一线发起进攻,相机歼灭焦济世和吴大舌头的部队,彻底占领呼伦贝尔,然后东、北两路对进。重新夺回蒙古、起码要拿下恰克图和库伦。”
  “俄国地胃口还真不小啊!”秦时竹叹了口气,“看来中东路这仗是免不了地,我早上会见俄国领事他还假惺惺地说尊重中国领土和主权完整,现在看来完全等于放屁!”
  “你也不想想。咱们在外蒙消灭了5000多俄军,虽然你一个字也没有报道,更没有宣传,但敌人不是傻瓜,用脚趾头想想就知道结局如何了,能不生气吗?”葛洪义说道,“这下也好,俄国人决定单干。不再冒充蒙古人了。”
  秦时竹恶狠狠地说:“他想冒充也冒充不了。活佛和库伦集团已经公开宣称服从中央,废除《俄蒙条约》,俄国人还有什么借口。”
  “眼下怎么办?”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