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春庭月,一(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龙池荷花也多,从前圣人登基前,那里叫做五王宅,圣人兄弟五个一处住,听闻风光也是出名儿的,曲江上人多口杂,宗室都爱去五王宅看荷花。”
  “哦……”
  郯王府兴许还有再去的机会,兴庆宫就别想了。
  杜若嘟着嘴,至于曲江,人来人往,李玙身份贵重,怎好陪她抛头露面?
  李玙慢踱几步,偶然兴起,俯身在高几琴上拨了几个音,虽是随手为之,却尽得‘温、劲、松、透’四字之妙。
  杜若琴艺平平,但是很懂藏拙之道,闲闲问。
  “殿下这把琴是四川来的?”
  “此话怎讲?”
  “妾前日翻看殿下的藏书,有一本四川雷威所著《云烟过眼录》,自述他遇到大风雷天,会独自前往峨眉山,酣饮大醉之后,著蓑笠入深松中,听其声连绵悠扬者伐之,斫以为琴,妙过于桐。可见妙手高艺,不必拘泥于成法。”
  李玙嗯了一声,并不答话,拂去琴身上几片落叶花瓣,坐正身子,垂手低抚琴弦。只听铮铮几声,音韵悠扬悦耳,甚是中正平和,引得池边一只白鹭把头侧过来呆呆瞧着。
  杜若便住了口,凝神细听。
  流水潺潺,鸟啼阵阵,飞叶入潭,落花成咏,世间万事万物都不及身边檀郎偶然真情流露,抖搂满身伪装,宁和而隽永的神色。
  杜若心道:都说曲动听者心,其实亦可见作曲之人心中所想。
  时事急转直下,他倒是稳得住呢。
  正想着,忽听琴音转做锵锵切切,尽显激昂杀伐之意。
  杜若心旌摇曳,既惊且愁,忍不住起身要走。李玙姿态未动,琴声却又是一变,骤然接上一段叮叮当当清脆欢快如铜铃的小调。
  杜若转脸瞧向李玙,只见他神色如常,两手压住琴弦。
  “昨儿宫里热闹,阿翁在明德门前打人板子,叫了一宫的内侍陪着看,听说打的血肉横飞,扶下来就剩半口气儿了。”
  杜若啊了一声。
  “头先打过果儿,所以被惠妃娘娘打发来咱们府里,反给殿下送了个好帮手。这回打的又是谁?”
  李玙眉眼弯了弯。
  “你不认得他,你阿耶必是认得的,就是从前主管‘花鸟使’的王洛卿,后头得罪惠妃给打发到洛阳去了。这阵子听闻找门路摸回来,又往宫里塞人呢。”
  杜若听岔了他的意思,瞄了一眼,羞答答道。
  “哦,办这样差事的奴婢不正当讨圣人喜欢么?怎么反而挨打?咱们府里倒缺这么个人,崔长史办事老到,就是人太板正些,虑不到这么周全。如今宫里不知哪位娘娘主事,既然圣人厌了他,不如妾请王妃写一道帖子,把人调来好了。”
  李玙顿觉冤枉。
  “……本王几时要这种人伺候了?”
  杜若乖巧地低一低头,“殿下,食色性也,并非过错啊。”
  李玙面无表情的看着她。
  “该你管的不管,本王房里的事儿不劳你伸手。”
  杜若奇道,“那殿下提这个人做什么?”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