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人已知处,一(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铃兰去了, 不多时回话,吴娘子因大郎在学里得了嘉赏,有意开宴席与姐妹们庆祝。杜若乐见其成, 打发人送银子助兴, 一面特意叫翠羽开库房,捡李玙读书时得的一套徽州进上的笔墨出来,亲自拿红纸录两句吉祥诗文封了送去。
  翠羽的性子较铃兰活泼许多, 东西送到, 人且不走, 对着大郎花团锦簇夸奖一通,听得吴娘子喜笑颜开,边翻检越窑马郎妇观音的笔洗, 边随口问。
  “妾做小酒席, 不敢劳动王爷,请你回去问一声, 杜娘子可肯赏光?”
  翠羽赔笑着道恼。
  “杜娘子才说要出门, 不然早过来了, 哪里等着吴娘子开口。”
  “还是杜娘子人面广,胆子又大, 一个人就敢出去。不像我们,困在府里久了,出个门东南西北也不认得, 想看个野景热闹, 要么指望王爷,要么指望儿女。”
  杜若新宠上台, 吴娘子要说不吃味儿不可能。
  方才翠羽来之前她还拈酸向儿子抱怨。
  “我在王爷身边这么多年, 又有你和你妹妹, 到如今比不上张孺人也就罢了,怎的连杜娘子也不如了,好没意思。”
  因此她请杜若吃酒,也就是嘴上过一句,真来了,杜若成众人瞩目焦点,那还有什么意思?
  此节翠羽有数,顺嘴趋奉。
  “小王爷最孝顺懂事,吴娘子且瞧着罢,往后享儿女福的日子还长着。”
  她话里提到李俶,眼神不由得也跟着溜过去。
  大郎锦袍玉带站在窗下,正午的太阳明艳艳照在他硬挺的背上,初初长成的少年挺拔得像株小白杨。
  “杜娘子去哪,可是去寿王府上?”
  翠羽摇头,“诶?连小王爷都知道杜娘子与寿王妃要好啊?今日倒不是。娘子约了从前同学游春。”
  李俶怔一怔,没吭声,倒是吴娘子抚着二娘的头发慨叹。
  “女孩子是该送出去读书,旁的不说,就结交几个同学也是好的。我们红药七岁了,还糊里糊涂的。”
  一时翠羽转回来,乐水居已是人去楼空,铃兰和海桐都跟着杜若走了,独把凤仙丢在家里守门。
  大云寺的禅房本是给挂单行僧居住使的,后来住持不再以弘扬佛法为己任,反大肆发展游春服务,地方就空出来接待女眷香客。房间因时常有人打扫,布置亦追求富贵清雅的格调,坐在里头颇觉适意。
  小沙弥久在名利场打转,往她精雕细琢的脸上一扫,便猜测她不是亲贵家的宠妾,便是公主家的爱女,断断得罪不得,忙开了山坡地最上面一间正对湖泊的精舍,名字也曼妙,叫做‘胜林精舍’,意指佛陀当年传法的地方。
  “施主觉得此处如何?”
  “嗯……”
  杜若巡了一遍。
  窗外视野开阔,景致悠然,且高高在上,不易被人偷听,她十分满意。铃兰取金裸子赏人,海桐附耳问。
  “他要是不肯来呢?”
  “倘若连他也不肯趟浑水,我就没有别的法子了。”
  海桐嗯了一声,静下来陪杜若耐心的等。
  坡地上一条草木掩映的青石板甬道,兜兜转转下坡去。春深草绿,两边亦步亦趋点缀着几十盏石头雕的灯笼,有背阴的地脚,青苔默默爬上来,亦有向阳的,石面上留着雨水侵蚀的痕迹。
  日头将要滚下去,两个灰衣僧人捧着火烛拾阶而上,一盏盏点过来,那虚茫茫的光,杳然而黯淡,不仅照不亮前程,连近前方寸的地方都关照不到,越发显得人如堕云端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