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长江里,三(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杜若看着屋檐下一株新搬来的李花盆景愣神, 细巧白净的花瓣,小而繁茂,最妙是花开时伴着枝头抽开嫩芽, 鲜嫩的芽绿被零琼碎玉簇拥, 清新无比。
  她看了好一会子,估摸时候起身迎接,脚才跨出乐水居, 就见杜蘅到了。
  杜若忙仰脸招呼。
  花丛边, 小道上, 不知怎的呼啦啦冒出五六个热情洋溢的宫女。
  这个说‘杜娘子仔细手疼’,那个说‘自有奴婢服侍,哪敢劳动娘子’。
  再有几个满脸堆笑凑到杜蘅身侧, 躬着身子, 手往头顶平端起,毕恭毕敬道, “娘子当心脚下, 有一步台阶儿的。”
  杜蘅哪里见过这个阵仗, 讪讪地笑,慌得两只手不知道往哪里放。
  这是杜蘅第二次进忠王府。
  前番虽然吃了英芙的亏, 可是进明月院之前,几个接待的婆子婢女都是客客气气的,尽管那客气里头藏着生硬和疏远, 叫她时时记得身份, 她却并不气恼。
  本来嘛,世家女三个字就是摆设玩意儿, 她出入市井惯了的人, 什么腌臜嘴脸没见过。
  可是这回不一样了。
  先是大门口那个趾高气扬的小厮, 脸先还朝天抬着,一听见杜字就软了半边身子,满脸笑得春花荡漾,点头哈腰请她在门房里略坐一刻,不住嘴的道对不住,等一层层通传进去,竟来了一架肩舆。
  这东西杜蘅听过从未见过,从前以为只有宫里娘娘坐得,再转念一想,如今杜若可不就是奔着娘娘去了?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照阿耶的揣测,后头杜家得益处还多。
  杜蘅也高兴,可是身子不听使唤。
  人家扛着她走路,比她甩开两条腿跋山涉水还辛苦,浑身筋脉绷得紧紧的,生怕滚下地。
  眼前更是苦,那么多双香喷喷白腻腻的手伸过来,各个都比她像主子。
  她怎么好让人伺候呢?
  杜蘅左右为难,又怕带累杜若难堪。海桐拿眼看铃兰,两人笑嘻嘻越众而出,把着杜蘅的臂膀悄悄使力。
  “元娘子想是坐久了脚疼,来,进了屋奴婢替您揉捏揉捏。”
  “海桐姐姐说的是。”
  杜若是新宠上台,海桐便是观音跟前的净瓶童子,搁在整座忠王府,如今也就铃兰或是果儿能与她平分秋色。
  众人顿时不敢胡乱殷勤,七七八八比着手站在一步开外,屈身叠手纳福。
  黑压压垂首的一排莺莺燕燕,杜蘅看她们头上无不插戴着绒线或是通草花,惟妙惟肖的样式,比金玉不差。
  姐妹俩在窗下坐定,海桐知道杜蘅的心病,远远躲开。
  杜蘅靠在椅背上,仰头向上望,瞧天棚中心突出的藻井。
  乐水居是李玙十年前出宫开府住的第一个院子,藻井雕饰繁复,把阔大的天棚区分作二十四个三重八角型拱木结构,每一重都单作斗拱。
  仔细看,第一折为仰莲佛像,第二折做平棋,第三折乃是二龙戏珠。
  三层层层递进,由黄花梨边框向外扩张,共刻有莲花灯九十六盏,微缩神像一百二十座,细细密密的木作使得景观极其复杂,望之令人目眩。
  杜蘅不开腔,杜若也只得白熬着,慢吞吞吃完一碟腌渍的秋海棠,才等到杜蘅嗤地一笑。
  “大白天,咱俩门窗紧闭闷在屋里,王爷以为我与你商议不轨之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