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之悍夫 第169节(3 / 4)
沈卫民知道叶建和是在给自己科普,所以他认真听着,努力把人物信息和脑海中的人物形象对应起来。听叶建和提起李红明的父亲,沈卫民多说了一嘴,“老爷子现在在钢铁厂看大门,看上去精神抖擞的,身体不错。”
“你竟然还知道这个,看来今天在钢铁厂收获确实不错。”
沈卫民摇摇头,“我上哪了解去,老爷子亲口说的。收获是不错,大概率还是沾了老爷子的光。”
“事情定下来就好,如今不是旧社会,签订合同就具有法律效力。如果违反,不管到哪去,他们都不占理。”
沈卫民点头,他同意这个观点。所以无论如何,从他这下定单就必须签合同和交定金。
“你接的这订单,得让你们公社知道。一方面,工厂需要他们的批准才能生产;另一方面,得由他们上报县城备案。”旁边的夏扬州开口。
“虽然说现在没有明令禁止小集市的买卖交易,但是国家政策在那摆着,你现在拉到的订单牵扯到几个大工厂,还是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如此才安全。”夏扬州抬头看向沈卫民。
沈卫民把这话记在了心里,“夏哥放心,这我都知道。”他当然不会在这时候给人留下话柄,一切都得名正言顺、见得了光才成。就算刚开始不能,他也非得让它在合理时间内合乎法律规范和情理。
夏扬州点头,“如果事情不能解决就去找文也,他如果处理不了,后面还有林县长、程团长。”要是连这两个人都处理不了的事情,那可真就是大事了。
沈卫民笑着道谢。
第二天,沈卫民和赵琪去了鞋厂和煤球厂。鞋厂的生意尤其好谈,他和机械厂相邻而居,却是天生的仇家,尤其前几天买车的事情,双方关系又紧张了起来。听沈卫民说机械厂定了这款礼盒,他们当然不会输。
所以就算沈卫民曾经因为建福利房和他们工厂发生过摩擦,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对机械厂的厌恶更重。当然,最核心的还是沈卫民带来食品的食品的味道征服了大家。
在挑产品方面他们很挑剔,求变求高质量,求和机械厂有所区别,最好能够碾压。他们的目的沈卫民帮不上忙,单纯论产品,磨到中午才终于定下来。
煤球厂那边就不这么好办了,虽然是省煤球场,和其他几个工厂比起来规模小很多。又因为工活脏乱差,很少有年轻人愿意进入煤球厂工作。
再来,他们和沈卫民素不相识,虽然中秋节他们厂长也接到了机械厂送来的卫民铺子礼盒,但是除此外工厂包括厂里工会,知道的信息甚少。
另外他们的预算也远远低于其他工厂,所以虽然尝味时赞不绝口,拒绝的时候也是斩钉截铁,没有丝毫犹豫。
从煤球厂出来,沈卫民没啥感觉,赵姑娘情绪却明显低落。想想也能理解,前面三大工厂的时候,他们本以为进去后会是各种刁难和推脱,但是根本没有,最后他们还是拿到了订单。来到煤球厂一趟不容易不说,还被拒绝了,搁谁身上都会有落差感。
“干嘛那副表情?和人谈合作,既然是谈,就要尊重别人的意愿。大家都是从现实出发,付得起买,付不起则不买,总不能因为我们产品质量好,他们就超出预算,非要预定我们的产品,那样不现实。”
赵姑娘并是一个不是那么计较得失的人,现在就是心里有落差。闻言点点头:“我知道,卫民哥,我们现在回里巷吗?”
沈卫民摇摇头,“时间还早,我们去一趟成衣厂。”他们和煤球厂差不多的规模,却因为是生产成衣,每年的产能和利润都是很可观的。
“那我们快过去吧。”时间已经不早了。
沈卫民任有赵姑娘拉着自己,往成衣厂走去。和前几个工厂不同,张桂花在成衣厂的熟人是采购主任,一个中年妇女,姓楚。听沈卫民说他是张桂花介绍来的,直接就猜出他是卫民铺子的。
“我就拜托了她这一件事,要是还能弄错,那可不得了了。”楚主任爽朗笑道。
接着,沈卫民和赵琪被带到了一个会议室。
“你们先坐下等等,我让人喊了几个同事来,不介意吧?”既然是产品测评,当然不能她自己说了算,她都想好了,包括工会、采购部以及厂长秘书和助理,都请来几个来当代表。虽然每个人的口味都不一样,但真正的美味必定是大多数人说好吃才成。
沈卫民和赵琪没客气,坐在挨墙边的椅子上等着。
三个人有一搭没一搭说着话。
会议室的门突然被打开,以极不礼貌的方式,完全没有顾及到里面的人和他们到底在没在谈事?
楚主任脸一下子就拉了下来,她看向来人:“就算是有急事,进门前也先要敲门,这是常识,难道还要我手把手教你?”
“楚主任,实在不好意思,听说你出差回来我就立刻赶过来了。我想问问上次我们家托你买的布料,可带回来了?” ↑返回顶部↑
“你竟然还知道这个,看来今天在钢铁厂收获确实不错。”
沈卫民摇摇头,“我上哪了解去,老爷子亲口说的。收获是不错,大概率还是沾了老爷子的光。”
“事情定下来就好,如今不是旧社会,签订合同就具有法律效力。如果违反,不管到哪去,他们都不占理。”
沈卫民点头,他同意这个观点。所以无论如何,从他这下定单就必须签合同和交定金。
“你接的这订单,得让你们公社知道。一方面,工厂需要他们的批准才能生产;另一方面,得由他们上报县城备案。”旁边的夏扬州开口。
“虽然说现在没有明令禁止小集市的买卖交易,但是国家政策在那摆着,你现在拉到的订单牵扯到几个大工厂,还是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如此才安全。”夏扬州抬头看向沈卫民。
沈卫民把这话记在了心里,“夏哥放心,这我都知道。”他当然不会在这时候给人留下话柄,一切都得名正言顺、见得了光才成。就算刚开始不能,他也非得让它在合理时间内合乎法律规范和情理。
夏扬州点头,“如果事情不能解决就去找文也,他如果处理不了,后面还有林县长、程团长。”要是连这两个人都处理不了的事情,那可真就是大事了。
沈卫民笑着道谢。
第二天,沈卫民和赵琪去了鞋厂和煤球厂。鞋厂的生意尤其好谈,他和机械厂相邻而居,却是天生的仇家,尤其前几天买车的事情,双方关系又紧张了起来。听沈卫民说机械厂定了这款礼盒,他们当然不会输。
所以就算沈卫民曾经因为建福利房和他们工厂发生过摩擦,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对机械厂的厌恶更重。当然,最核心的还是沈卫民带来食品的食品的味道征服了大家。
在挑产品方面他们很挑剔,求变求高质量,求和机械厂有所区别,最好能够碾压。他们的目的沈卫民帮不上忙,单纯论产品,磨到中午才终于定下来。
煤球厂那边就不这么好办了,虽然是省煤球场,和其他几个工厂比起来规模小很多。又因为工活脏乱差,很少有年轻人愿意进入煤球厂工作。
再来,他们和沈卫民素不相识,虽然中秋节他们厂长也接到了机械厂送来的卫民铺子礼盒,但是除此外工厂包括厂里工会,知道的信息甚少。
另外他们的预算也远远低于其他工厂,所以虽然尝味时赞不绝口,拒绝的时候也是斩钉截铁,没有丝毫犹豫。
从煤球厂出来,沈卫民没啥感觉,赵姑娘情绪却明显低落。想想也能理解,前面三大工厂的时候,他们本以为进去后会是各种刁难和推脱,但是根本没有,最后他们还是拿到了订单。来到煤球厂一趟不容易不说,还被拒绝了,搁谁身上都会有落差感。
“干嘛那副表情?和人谈合作,既然是谈,就要尊重别人的意愿。大家都是从现实出发,付得起买,付不起则不买,总不能因为我们产品质量好,他们就超出预算,非要预定我们的产品,那样不现实。”
赵姑娘并是一个不是那么计较得失的人,现在就是心里有落差。闻言点点头:“我知道,卫民哥,我们现在回里巷吗?”
沈卫民摇摇头,“时间还早,我们去一趟成衣厂。”他们和煤球厂差不多的规模,却因为是生产成衣,每年的产能和利润都是很可观的。
“那我们快过去吧。”时间已经不早了。
沈卫民任有赵姑娘拉着自己,往成衣厂走去。和前几个工厂不同,张桂花在成衣厂的熟人是采购主任,一个中年妇女,姓楚。听沈卫民说他是张桂花介绍来的,直接就猜出他是卫民铺子的。
“我就拜托了她这一件事,要是还能弄错,那可不得了了。”楚主任爽朗笑道。
接着,沈卫民和赵琪被带到了一个会议室。
“你们先坐下等等,我让人喊了几个同事来,不介意吧?”既然是产品测评,当然不能她自己说了算,她都想好了,包括工会、采购部以及厂长秘书和助理,都请来几个来当代表。虽然每个人的口味都不一样,但真正的美味必定是大多数人说好吃才成。
沈卫民和赵琪没客气,坐在挨墙边的椅子上等着。
三个人有一搭没一搭说着话。
会议室的门突然被打开,以极不礼貌的方式,完全没有顾及到里面的人和他们到底在没在谈事?
楚主任脸一下子就拉了下来,她看向来人:“就算是有急事,进门前也先要敲门,这是常识,难道还要我手把手教你?”
“楚主任,实在不好意思,听说你出差回来我就立刻赶过来了。我想问问上次我们家托你买的布料,可带回来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