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中心思想只有一个,不是不让改,是怕改的过程中出错,给朝廷造成损失。
  那林如海就承诺了啊,试行阶段,双线并行,新旧记账方式做两本账,都归档,等验证了新的记账方式确实好,再正式试行。
  那阻挠此事的人也没话说了,这事儿终于在朝会上通过了。
  结果呢,前脚此事通过,后脚林如海就以人手不够为由,去翰林院和御史台借人。当然,林如海陈述借人理由的时候,也罗列了各种好处,于是太宗皇帝批准了。
  批准之后,就闹出了今天御史台和翰林院都在大朝会上捅出许多人家欠着户部银子的事。而御史台和翰林院的人怎么去的户部,不就是当初阻拦改革的人逼的吗?你们不逼得户部做两台账,人家也不会那么缺人手。
  你们逼得人家借人,借的人发现户部旧账有问题,提出来朝会上商讨名正言顺。
  所以,当初阻挠户部改革的人都被林如海这老狐狸耍了呗。
  户部在六部之中名列第二,户部尚书在朝会上的站位是很靠前的,包括王子腾在内的许多人现在都死死的盯着林如海的背影,林如海身着朝服,站得笔直,仿佛对各路目光恍然未觉。而但家中有欠银的人家,都觉得林如海那身朝服后背上仿佛绣着‘请君入瓮’四个大字。而且这瓮都是去御史台和翰林院借的。
  好一个阴险毒辣探花郎!
  ※※※※※※※※※※※※※※※※※※※※
  大家别急啊,王氏这个副本就会被解决,而且解决的不只是一个王氏。毕竟,林妹妹虽然不能上朝,但是在江南的时候就能够影响朝堂了。现在入了京,怎么会只对付一个内宅妇人嘛。
  另外,为什么贾家两房没分家,债全落到长房头上。因为贾赦是礼法上的贾家家主啊。欠银是欠的朝廷的,朝廷只讲礼法,不会讲你一家一户具体谁管家。所以,从朝廷这个债主的角度,只认准贾赦就行了,二房在礼法上只是一房拿月银的人,王氏的私库理论上也是人家的嫁妆。贾母就抓住这一点逼贾赦拿出先前老太太留给贾赦的遗产填窟窿,但是贾母也没逼贾琏拿出张氏和凤姐的嫁妆。贾母提都不会提嫁妆的事,因为她自己也有嫁妆。
  当然,这些都不重要,贾敬作为族长也不想被连累。都不用林家人出手,进士出身的贾敬就会把王氏安排得明明白白。
  额,就像林如海用翰林和御史台把欠了银子的百官安排得明明白白一样。
  注:阴险毒辣探花郎是王子腾之流骂的,和作者没关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