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荣国府现在真是一个府邸里头住着, 却各房有各房的心思。王氏从王子腾那里得了消息,准备捞足最后一笔好处,将这烫手山芋丢回长房, 贾赦却从贾敬那里得了消息,打定主意不背锅。倒是贾母, 得到消息比两个儿子都稍迟。
  这时候荣国府因是户部尚书的岳家, 消息还算灵通, 传了几日,虽然比两个儿子稍晚一些,贾母也得到了朝廷要清积欠的消息,顿时觉天旋地转。荣国府还剩多少家底,贾母心里是有数的。
  因为不同意处理王氏, 贾敏也对贾母生出些不满。至于女婿,和岳家的情分本就是瞧在女儿面上的,贾母再异想天开,也不会觉得女婿会在这件事上通融自家。
  贾母叹了一口气, 将王氏叫来商量:“老二家的, 库里还有多少银子,你清点一下,若是朝廷不催便罢, 若是朝廷当真催缴欠银,咱们得要有个数。”
  贾王氏听到这个, 险些就炸了。不过王氏向来是做菩萨样的,断不能这个时候毁了素往在婆婆心里树立起的良好形象。
  因而, 王氏默念了几句莫生气, 压住心中怒火, 才神色黯然道:“当年我进门的时候, 年轻气盛,得罪了姑太太。没想到这么多年了,姑太太竟是还不放过我。且不说前儿前去给姑老爷道贺,姑太太那不冷不热的样儿,就是姑太太编派那些莫须有的罪名,也太狠心了些。就算姑太太厌我,到底元儿、宝玉他们还叫姑太太姑妈呢,侄子侄女有个心如蛇蝎的娘有什么好?”
  贾母也是从重孙媳妇做起的,年轻的时候也用过不少狠辣手段,说真的,贾敏说贾王氏做过那些事,贾母是信的,只不过是看在孙子孙女的前程上,贾母不愿意自己心尖尖上的元春、宝玉没有娘,或者有个人品败坏的娘。
  但是王氏还在贾母面前极力否认那些腌臜事,便让贾母心中不喜了,都是千年狐狸,还玩儿什么聊斋?王氏你抄再多的佛经,也成不了莲花台。
  “你既知道元儿、宝玉有个蛇蝎心肠的娘没有好处,又为何做那些蛇蝎心肠的事?”房中没有别的人,不用给谁留颜面,贾母直接冷脸质问开了。
  贾王氏一愣,有那么一瞬间,白莲花都来不及装,明显的走了一下神,王氏才抽出帕子摁眼角道:“老太太,媳妇冤枉啊……”
  贾母直接咳嗽一声,打断贾王氏道:“我心疼元儿、宝玉,所以护着你,你却直接将我当瞎子聋子耍。你既那么冤,明儿就去和敏儿当面对质吧,我也不管了。”
  然后王氏的表情终于僵住了,听说两年前,陈嬷嬷一家失踪后就一直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若是没有老太太护着,说不定林家还真有人证。可是事已至此,王氏还能怎么办呢?易地而处,自己若是贾敏,此事定不会轻易和解。那么,王氏此刻能够依靠的也只有贾母了。
  于是王氏也不敢再狡辩了,当然,也是不可能承认了。王氏直接将话题转回了还欠银上头来:“老太太若是不肯信我,我也不敢辩了,清者自清,我的心菩萨知道罢了。但是朝廷催缴欠银的事,怎么又让媳妇顶在前头了?咱们家爵位是大哥袭着,就是这家业将来也是琏儿的。若说这笔欠银,当初是老国公爷画的押,就算父债子偿,也该传到大哥头上。
  当年,先大嫂就那样去了,我暂且接管了库房钥匙,但到底是名不正言不顺。如今继大嫂进门也好些年了,这钥匙早该还给大嫂子了。以前是我觉得妯娌之间,相互帮衬些也利于家庭和睦,所以便帮大嫂子分担些。现在想着,这毕竟于礼法不符,我还是将钥匙交给老太太或是大嫂子,才更妥当。”
  贾母也被王氏这一番话震惊了,有好处的时候冲在前头,这困难还没真正压下来呢,就想撂挑子走人。
  贾母语气也淡了:“你掌管中馈这么多年,于账上总是数的。朝廷若真是催缴欠银,也不至于手忙脚乱。这些年,你掌管中馈也辛苦了,等这一桩大事了了,便把账目交割清楚,将钥匙还给老大家的也使得。”
  王氏见贾母脸上有明显的不悦,便心中闪过一丝不安。但是现在就算将大库中的金银铜锡大家伙都变卖了,也凑不齐欠银金额,料理完这一桩再交钥匙,却叫自己哪里去找这笔填窟窿的银子?
  于是贾王氏直接站起身来,在贾母面前直挺挺的跪下了:“老太太,咱们家什么情况,您是清楚的?主子奴才上千口的人,一个月光是月钱就得上千两的银子,还有这许多主子奴才的衣食住行,三节两寿各处走礼,这些年总是出多入少,库上一下子哪里能凑出这许多银子。若是户部账上挂的我们老爷,媳妇也是责无旁贷,但这欠银都与我们老爷无关,媳妇于情于理,哪里改大包大揽?老太太就饶了媳妇吧。”
  贾母微微抬眸,脸色略缓和了些。她是偏心小儿子,也不是小儿子媳妇能将她做傻子哄的,王氏这样服软,贾母心中略好受了些。“虽然坊间都在传这件事,还拿不准呢,不过是让你先清点准备,就吓成这样。我估摸着缺口不会极大,凑一凑未必就拿不出。你先起来吧。”
  王氏点了点头,站了起来,叹道:“左右我尽力罢了。”
  贾母疲惫的摆了摆手,打发了王氏,心中对她的不满却越来越多。今生和前世不同,前世随着太子圈禁,贾赦一房前程黯淡,贾母本就偏心,自然顺水推舟越发偏宠二房。今世东宫那位好端端的,长房不是没有指望,若是王氏继续胡作非为,贾母便有心惩治王氏了。
  王氏走后,须臾,鸳鸯进来,见贾母单手撑着大阳穴,喊了一声老太太。
  “着人去将大老爷请来。”贾母道。
  鸳鸯应是去了。
  贾赦听说贾母传话叫自己去一趟荣庆堂,冷笑了一声,到底起身去了。
  见礼之后,贾母倒也没饶弯子,大概说了还银的事,接着道:“我已经叫老二家里着手清点库房了,但是估摸着还不够,若是短了的,你这里须得凑一凑。”
  贾赦道:“我偌大一座国公府都交给老二那婆娘了,为何到了正紧花银子的时候,反倒需要我凑一凑?现在我们一房上下都靠在老二家的手里领月钱个过活,凑不出来。若是一定要我出一份子力,从下月开始,我做主,我们一房不领月钱就是。”
  贾母仿佛知道贾赦会如此作答一般,继续道:“你不用拿这些话来搪塞我,你袭了祖上的爵位,自然要还祖上的欠银。不过是让你补一补大库的缺,又不是叫你一个人出这个钱。当年老太太留给你的东西可不少。既是老太太单留给你的,我原也不想管,现在朝廷催缴欠银,你不过是填了你自己头上的债,难道这笔钱你还指望有人替你?”
  贾赦虽然有些愚孝,却并不蠢。他和贾敬两个,原本都是给太子挑的伴读,后来贾赦实在不耐烦读书,在上书房学了几年之后,伴读就只留下贾敬一个,但他和太子殿下也是同挨过先生板子的交情。前世是因为太子圈禁后,彻底没了前程,贾赦才开始各种醉生梦死。现在太子好端端的,贾赦虽然在贾母面前怂,但还真没犯过能惹祸的事,总之,贾赦纨绔是真纨绔,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是一个有底线的纨绔。
  虽然不出色,但是也不蠢的贾赦,现在还有几分守成的本事,于是贾赦道:“虽然祖母的私房想给谁给谁,但是老太太说我袭了爵,也袭了债的话也有道理。这样吧,从明儿开始,我就请几个账房来,和王氏将账算一算。张氏在世的时候,每一年公中大库都有盘账,每年用度多少,结余多少,皆有记录。只要王氏这些年掌管中馈,花费没有比之张氏高出太多,公中结余也对得上,我就认这个账。若是这笔账对不上,我却要和王子腾好好算一算这笔糊涂账。”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