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婢女,郁桂舟倒是还有印象,这就是之前为他引路那一位。
  “赵兄?”他轻轻推了一把,赵昌手一抖,转头看着他,脸上有几分尴尬“为兄失礼了,郁兄弟别见笑”
  尤其作为一个年长的自觉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居然让一个初出茅庐、恐怕还没见过多少女人的小辈给比了下去,赵昌想想都有些窘迫。
  真是的,丢人都丢到浮云斋来了。
  郁桂舟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赵兄客气了,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赵兄有何错?”他脑袋一低,眨了眨眼“何况,赵兄且看看他们”
  赵昌听话的往四周一打量,一把捂住了含笑的嘴。他以为他已经够丢人了,没想到,那些走在前头的,自觉是骄子的读书郎们也不逞多让啊,好歹他持着多年经验,还知道维持维持脸面,那些没见识过多少风花雪月的,瞪镗着大眼,一脸色眯眯的,连读书人的脸面都扯下来了。
  不过“郁兄弟,为兄不如你”情场高手啊!
  都说长江后浪推前浪,果然如此,现在的年轻人啊,小小年纪就已经过尽千帆,面对此种绝色依然淡定如初,如他们这辈的真是自叹不如。
  其实,不光是一众年轻弟子如此,连主办人景、安、孔三位秀才公刚一入这园子也失神了片刻,更不用说其他人的丑态是如何如何,唯一不受着美色诱惑的或许只有狄掌柜和郁举人以及“过尽千帆”的郁桂舟了吧。
  琴声戛然而止,沉沦的众人一下回了神,都有些尴尬,这时狄掌柜站了出来,哈哈一笑“让诸位见笑了,此曲乃前朝国师流落于民间的摄魂曲,有引人入胜的魔力”
  丝毫不提方才众人的丑态。
  孔秀才等人相视一眼,顺着接了话“原来是前朝国师的曲子”
  “难怪不同凡响”
  “那国师本就有些蛊惑的本事,有次音谱不足为奇”
  “浮云斋真是大手笔,连这样的东西都能找到”
  有夸的,有骂的,有恍然大悟的,众口一词的把罪名归在了一曲琴谱之上。其乐融融的朝深处走去,有模有样的夸起了这园子里的景物,间隙间还诗兴大发的吟诗作对起来,从外看去,忽约刚才那目,的确是一个青年才俊集中地,浑身带着光环那种,未来前途无可限量那种。
  郁桂舟二人默默无语,以沉默的姿态看着装逼了一出又一出,游到浓处,作为压轴的郁言意思意思的指了水中的荷为名,让学子们即兴吟诗一首。
  以“荷”为名是很常见的,魏国的诗主流是五、七言诗句,着重前后押韵,难度不大,学子们很快就一个接一个的念了出来,轮到赵昌,他沉吟了下,而后念道“一叶两叶三四叶,五叶六叶七八叶,遥问水中碧波霞,采莲托着绿之叶”
  郁言本来懒洋洋的斜靠在亭廊上,闻言眼神瞬间看了过去,在其他人刚想评论时,脱口道“好诗!”
  本来想点评点评不咋地的人瞬间闭了嘴,满脸通红的把话咽了下去,看得郁桂舟发笑。这举人老爷的确“刚直不阿”,夸人都像是要搞事一样,在没开口前,连他都怀疑赵昌是不是也要奔他的后尘,被举人老爷给嫌弃了呢。
  郁言“简短、精辟”的夸完了赵昌,眼转到了郁桂舟身上,似乎在问“该你了,诗呢?”
  郁桂舟哑然。连得了肯定的赵昌都喜气洋洋的看了过来,那模样活脱脱的就是“兄弟,我看好你哟”
  呵呵,诗都被你用了,看好个鬼啊?
  “大家都别着急,让他好生想一想,郁公子在村里可是有名的“状元之才”,大家都说下一场他必定能中秀才呢”水榭上,谢春晖在一堆人里淡然出声。
  郁桂舟看过去,与他对视一眼,谢春晖嘴角勾起讥讽的笑,眼里闪过挑衅。很明显,他是故意的,明着是为他开脱,带着安慰人的意思,事实上,只要有心都能听出他话里潜藏的暗示,又是状元,又是一举考中秀才的,这样的人能不“才华横溢”“满腹经纶”,做首诗还需要想一想?
  若真这样,那就是名不符其实,哪天侥幸考中秀才,则能被人怀疑,有弄虚作假的嫌疑。总之,这就是一把双刃剑,随时都有可能把对手刺得头破血留。
  赵昌悄悄捅了捅郁桂舟“你跟他多大仇,多大怨,他这样怼你?”
  郁桂舟偏了偏头,嘴唇微动“无仇无怨”
  其实他也很好奇,谢春晖怎会跟他对上,论名声,谢春晖这个秀才得意门生可是比他这个无师无靠的穷小子要高得多,拼背景,郁家也比不上谢地主,那,他到底何德何能让一个样样比他优秀的人刻薄的降低自己身份的去为难一个不如他的呢?
  只是,泥人还有三分火气呢,何况是人,有人准备打他脸,他会迎头接着?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