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亚洲金融危机(一)(2 / 5)
如果不是杨少宗一次性将一半的身家捐出来,人们肯定会集中讨论一个问题——那就是杨少宗到底犯了多少罪才有这些钱的?
杨少宗的身家来的非常简单,首先是带领旗山人创建了中旗系,然后通过股份改革,在17万名社员97%的高票同意下获得5.58%的股权,后续则是正常的股份运作,增发的过程中持有了一些新认证股,在原始股较低的价位购入一部分股票,通过个人转让持有了一部分股票。
《中国财经日报》是分析这个过程的主要报道者,他们还单独提到了另外一件事,那就是在旗州的原始股交易市场,急于将原始股套现的社员们,通常都会优先选择将手里的原始股转让给杨少宗,而且会给一个8折9折的价位。
在记者的采访中,一些联标机构坦言,杨董事长已经很长时间不再购买原始股了,这让很多人相信——中旗投行的原始股确实高估了,因为现在的价格又涨到了三万多,而在两年前,每股只有四千多元。
杨少宗的财富显然没有什么问题,唯一的问题就是太多,多到中国人非常难以接受的地步。
这也是全国范围内第一次开始大面积的讨论杨少宗的个人财富问题,同样有人开始讨论杨少宗和中旗系操控中国股市的问题,可没有人能拿得出证据。
你可以说杨少宗操纵中国股市,但又如何解释中旗系在港股的高市值?
仇富的意识还是很强烈,在敬佩杨少宗将一半财富捐出来做慈善时,大家还是更多的怀疑杨少宗的财富来历不明,有人甚至觉得杨少宗是做贼心虚。
对更多的中国人来说,不管杨少宗的财富是怎么来的,愿意拿出1130亿rmb做慈善事业,特别是专注于从事教育和希望工程,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震撼心灵的事。
杨少宗并不在乎别人的怎么说,他只是做他想好的那些事。
虽然有一半的财产被剥离了出来,可毕竟还是在他的控制下,他还是要让这些资本继续翻滚下去,翻滚的更多,投入的更多。
做教育,做重工,做高科技,做他想做的一切事,直到他彻底决定退休,做一个再也无所谓天地如何变化的人。
在国内媒体、香港媒体,甚至是整个世界媒体都在集中他的捐款事宜时,他早已悄无声息的抵达香港,开始关注他人生中可能最重要的一件大事——东南亚金融危机。
……
毫无疑问,泰铢风险是泰国政府造成的,在经济泡沫破灭后,做为资本溢出的主要受益国,泰国原本也该陷入金融危机,但是,利用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泰国不仅熬过了91年的危机,还使得经济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真的是在增长吗?
显然并不是这样。
泰国的实际情况是外汇储备不断下滑,外汇收支每年都处于逆差状态,同时又不断加大泰铢的供应,为了保持联系汇率,只能不断支借更多的短期外汇来平衡。
泰国政府为什么这样做,毫无疑问是要粉饰太平,确保执政党的经济成绩,而这就是泰国最终首先遭殃的原因所在。
比这些更糟糕的问题在于,泰国本身并没有做好整体工业的发展和提升工作,甚至缺乏相关的实际规划,整体经济发展过多的依赖于地产,当地产业陷入危机后,必然导致大量呆账,使得银行和其他关联金融机构也陷入更大规模的危机。
1997年2月14日,新加坡外汇市场交易员开始透露消息——泰国央行在现货市场沽出泰铢,并买入一些长期合同,意图将利率压低,这和泰国央行在过去半年中的操作相反,而这意味着泰铢的压力比较特别。
觉察到这个情况后,中旗投行开始迅速加快沽空半年期和一年期的外汇沽空的长期合同,同时调整手里的各国货币储备和美元,在东南亚的资产投资也开始快速抽回。
实际上,这是东南亚危机的第一次露出阴霾,人们开始怀疑泰国央行到底在做什么,毫无疑问,投行和对冲基金们知道,泰国央行在过去几个月里吃下了很多长期合同,意图缓解泰铢的下跌压力。
最糟糕的是泰国方面的情况已经如此危险,虽然不断有泰国的本土经济学家在提出问题,可人们更相信只是反对党的宣传,特别是泰国政府方面也如此坚定的宣称,而泰国的商人和国民们,特别是那些比较富裕的小商人、中产阶级则是狂热的相信泰国经济仍然是非常光明的,很有前途。
他们也许会惊讶,天啊,居然有人愿意沽空泰铢,这怎么可能!
比这更糟糕的是投行们仍然在宣扬亚洲经济的奇迹,不断有投行的首席分析师站出来宣称泰铢没有多少问题,这个地区的经济仍然是非常健康的。
你们要明白,对冲基金用的是杠杆,而真正负责出资沽空的操作者、经纪人都是投行。
投行永远是贪婪的。
这一点绝对不会错。
2月18日,泰国央行开始出面辟谣,宣称人们对泰铢要贬值的想法是不可理喻的,完全不能接受。 ↑返回顶部↑
杨少宗的身家来的非常简单,首先是带领旗山人创建了中旗系,然后通过股份改革,在17万名社员97%的高票同意下获得5.58%的股权,后续则是正常的股份运作,增发的过程中持有了一些新认证股,在原始股较低的价位购入一部分股票,通过个人转让持有了一部分股票。
《中国财经日报》是分析这个过程的主要报道者,他们还单独提到了另外一件事,那就是在旗州的原始股交易市场,急于将原始股套现的社员们,通常都会优先选择将手里的原始股转让给杨少宗,而且会给一个8折9折的价位。
在记者的采访中,一些联标机构坦言,杨董事长已经很长时间不再购买原始股了,这让很多人相信——中旗投行的原始股确实高估了,因为现在的价格又涨到了三万多,而在两年前,每股只有四千多元。
杨少宗的财富显然没有什么问题,唯一的问题就是太多,多到中国人非常难以接受的地步。
这也是全国范围内第一次开始大面积的讨论杨少宗的个人财富问题,同样有人开始讨论杨少宗和中旗系操控中国股市的问题,可没有人能拿得出证据。
你可以说杨少宗操纵中国股市,但又如何解释中旗系在港股的高市值?
仇富的意识还是很强烈,在敬佩杨少宗将一半财富捐出来做慈善时,大家还是更多的怀疑杨少宗的财富来历不明,有人甚至觉得杨少宗是做贼心虚。
对更多的中国人来说,不管杨少宗的财富是怎么来的,愿意拿出1130亿rmb做慈善事业,特别是专注于从事教育和希望工程,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震撼心灵的事。
杨少宗并不在乎别人的怎么说,他只是做他想好的那些事。
虽然有一半的财产被剥离了出来,可毕竟还是在他的控制下,他还是要让这些资本继续翻滚下去,翻滚的更多,投入的更多。
做教育,做重工,做高科技,做他想做的一切事,直到他彻底决定退休,做一个再也无所谓天地如何变化的人。
在国内媒体、香港媒体,甚至是整个世界媒体都在集中他的捐款事宜时,他早已悄无声息的抵达香港,开始关注他人生中可能最重要的一件大事——东南亚金融危机。
……
毫无疑问,泰铢风险是泰国政府造成的,在经济泡沫破灭后,做为资本溢出的主要受益国,泰国原本也该陷入金融危机,但是,利用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泰国不仅熬过了91年的危机,还使得经济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真的是在增长吗?
显然并不是这样。
泰国的实际情况是外汇储备不断下滑,外汇收支每年都处于逆差状态,同时又不断加大泰铢的供应,为了保持联系汇率,只能不断支借更多的短期外汇来平衡。
泰国政府为什么这样做,毫无疑问是要粉饰太平,确保执政党的经济成绩,而这就是泰国最终首先遭殃的原因所在。
比这些更糟糕的问题在于,泰国本身并没有做好整体工业的发展和提升工作,甚至缺乏相关的实际规划,整体经济发展过多的依赖于地产,当地产业陷入危机后,必然导致大量呆账,使得银行和其他关联金融机构也陷入更大规模的危机。
1997年2月14日,新加坡外汇市场交易员开始透露消息——泰国央行在现货市场沽出泰铢,并买入一些长期合同,意图将利率压低,这和泰国央行在过去半年中的操作相反,而这意味着泰铢的压力比较特别。
觉察到这个情况后,中旗投行开始迅速加快沽空半年期和一年期的外汇沽空的长期合同,同时调整手里的各国货币储备和美元,在东南亚的资产投资也开始快速抽回。
实际上,这是东南亚危机的第一次露出阴霾,人们开始怀疑泰国央行到底在做什么,毫无疑问,投行和对冲基金们知道,泰国央行在过去几个月里吃下了很多长期合同,意图缓解泰铢的下跌压力。
最糟糕的是泰国方面的情况已经如此危险,虽然不断有泰国的本土经济学家在提出问题,可人们更相信只是反对党的宣传,特别是泰国政府方面也如此坚定的宣称,而泰国的商人和国民们,特别是那些比较富裕的小商人、中产阶级则是狂热的相信泰国经济仍然是非常光明的,很有前途。
他们也许会惊讶,天啊,居然有人愿意沽空泰铢,这怎么可能!
比这更糟糕的是投行们仍然在宣扬亚洲经济的奇迹,不断有投行的首席分析师站出来宣称泰铢没有多少问题,这个地区的经济仍然是非常健康的。
你们要明白,对冲基金用的是杠杆,而真正负责出资沽空的操作者、经纪人都是投行。
投行永远是贪婪的。
这一点绝对不会错。
2月18日,泰国央行开始出面辟谣,宣称人们对泰铢要贬值的想法是不可理喻的,完全不能接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