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农科院和爷爷一起穿了 第27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粗制显微镜是把镜子做出来后才成功做成的,时知光是让工匠打磨镜片就等了一年,现代显微镜懂原理其实不难制作,但在这里简直要把时知弄自闭了,不过还好成功了。
  这三年她已经成功提取了几十克青霉素,当然这是用空间里的分离器帮的忙,但土法提取她也成功了,虽说效率低的吓人可终究是成功了,这方法是为学生们以后学习制药准备的。
  如今他们已经学会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和培养微菌了,青霉菌培养起来难度有些大,但有几个学生已经渐渐学会了,基地里的青霉菌就是拿给他们练手的。
  等中级教材学完了,时知就打算把土法提取教给他们,当然了等这批学员能成功独立提取青霉素的时间可能还很漫长,但总算是有希望了。
  跟时知一起离开的人除了阿勤她们六个,还有两个女学员和六个男学员,用时知的话说以后都是“科研型”的好苗子。
  四月的猫耳山不冷不热是最舒服的时候,时知溜达着在山谷里转悠,身边除了白雀并没带其他人。
  如今山谷的土地全都开垦出来种上了庄稼、蔬菜、果树,春末时分看上去郁郁葱葱充满了生机。
  “这些匠人真不打算出谷了?”
  观察了三四年后,时知终于没那么警惕山谷里的那批匠人了,但他们似乎真的把这里当成了家,看把这片山谷打理的这么好就知道了。
  白雀点头:“经历过那么多,在这里安逸平稳的生活已经是他们从未想到过的好日子了,他们的家人也再不可寻,外面并没有什么值得记挂的。”
  这几年西南又起战乱,北边边境也不太平,百姓的日子曾来就没好过过,在这山谷里做做农活儿就可以自给自足,而且每年家主府都会送来补给吃穿不愁,这是外面多少人想不到的好日子。
  时知想了想,点头道:“的确,这个世道对普通百姓来说,外面的确也没什么好的。”
  这两年来投奔崔氏名下的农人越来越多了,哪怕失去良民身份他们也不想被越来越繁重的赋税徭役逼死。
  崔氏这几年“仁厚”的名声越来越大,在家主府的影响下,崔氏大祖房把地租都定成了五取二。
  四成的租子在时知看来其实很高了,可对于其他收到六成乃至七成的世家豪族来说,这已经是“仁厚”了,起码种崔氏的地年景好时还能吃饱甚至有几个余钱。
  可随着战事吃紧,越来越多的兵役、徭役、赋税,那些租地的百姓负担越来越大,最后为了摆脱兵役和赋税很多人都主动投入世家或者豪族门下做浮户或者直接卖身为奴。
  这其实不见得就是条好的出路,世家豪族并不是慈善家,他们可能比朝廷更会压榨这些穷苦人身上最后的价值。
  世道不好,哪里又能真正让百姓得到“庇护”?
  崔氏不止是有崔教授和时知,还有别的族人,他们也许会因为家主府定下的规矩不敢“草菅人命”,租子定的没那么过分让人饿不死而已,可依旧不会真的是把那些人当人看的“好去处”。
  第39章 .问题卖和不卖这是个问题
  回程的路一行人都是夜行出了猫耳山范围才换了装束,不管是时知和阿勤她们都换上男装骑马回清河,从去年开始时知赶路就不再坐马车了。
  春日的清河草长莺飞农田里越来越多的水车成了它独有的风景,时知一行人回来后直接去了崔氏庄园,如今崔教授大多时候住这里,毕竟离庄子近也能看管一下那些作坊。
  时知回来的消息一天前就传回来了,崔教授今天特意没去庄子等着孙女回家。
  如今庄园的护院和兵勇增加了三千人,每日演武场上都能看到训练的情景,时知他们进了外堡就被训练的声音吸引了目光。
  “看样子崔和把他们训练得不错。”时知心里满意的想着。
  内堡的住宅区重新规划了,分了四部分,全都用围墙隔离开来。
  最前面的划分成两部分左侧部分给保密区作坊的工人居住,他们这些人都是世仆,一家子都在不同的保密作坊做工。
  时知让人建了个小学堂,他们的孩子十二岁以下要去每天上半日课,除了识字还学算数,过了十二岁就去学基础手艺技术,有天分的还可以去跟着匠人当学徒。
  右侧部分给护院兵勇当宿舍居住,有家眷的每半月可回家一日,他们家眷就在附近庄子或者东武城内来回很方便,平日里就住宿舍。
  这两部分都有独立的通道可以直达内堡大门,两者并立却并不相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