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始皇后 第133节(2 / 4)
林阡皱眉:“什么叫做管不了?”
那士兵叹气:“因为我们一旦管了,这些人就会将交易地点定在附近的某个村子或者其他山坡、山谷一类的地方,到时候没人盯着,一旦出事儿我们追都追不上。”
“而且里面大部分都是异族人,与之交易的也更多是在我大秦境内定居了的月氏等部落的奴隶与平民,他们彼此之间有亲缘关系,我们管了还会被当做是多管闲事、阻拦他们与自己的亲人团聚、不让他们帮助自己的亲人等等,麻烦得紧。”
原来还有外族人定居在秦国境内?
林阡下意识皱紧了眉头,看向那片树林的眼神充满了担忧。
-
回去之后,林阡将此事告诉了嬴政。
嬴政原以为集市中出现外族人已经是极限了,没想到在城门之外还有其他的集市,他下意识就要将陇西郡的郡守叫过来。
却不想郡守已经得到消息,直接上门负荆请罪来了。
林阡倒是为他说了句话:“陇西郡似乎有不少外族人定居,他们想要与自己的亲人联系,或者自己的生活变好了想要帮助其他亲人也无可厚非,郡守就算是想管只怕也杜绝不了这种事情。”
郡守感激地冲着林阡笑了下,而后解释:“这些人都是在天下一统之后,国家重新梳理各地人口、登记户籍的时候突然被查出来已经与当地百姓成婚了的外族人。我们总不能将人赶走,让人夫妻分离,所以就只能将人也登记成秦人身份。”
而且陇西郡与月氏等部落相邻,这么多年时间下来早就出现了通婚现象,好些外族人都已经与当地百姓生儿育女,部分甚至儿女都成家立业了。若是不认可这些人婚姻,只怕陇西郡会流失掉不少人口,还有不少人会因此家破人亡。
郡守总不能干这种缺德事儿,于是就只能妥协。
可谁能想到登记后,各种麻烦就接踵而至?
嬴政皱眉,没想到边境竟有百姓与外族人通婚。
林阡倒是有一个法子:“我是觉得,之前郡守对集市的处理就很好,我们不如效仿郡守对集市的处理,再在城外以官方身份开一个不限身份,专门供两地百姓交易的集市?毕竟,堵不如疏嘛……”
第64章 169~172
==·肥皂·==
想让官府在城外设立一个不限制身份的互市当然没问题,但如何让原本已经习惯了自由交易的双方接受官府的监管就变成了难题。
林阡原本以为会是这样的,所以她还在思考应该为这个互市增加点儿什么独特商品用来吸引人。
为此,林阡在与嬴政商量之后决定就地取材,拿出毛衣与肥皂两种东西。
前者需要用到羊绒,只需要从那些游牧民族手上买到足够多的羊绒制作成毛线,然后纺织成毛衣再卖给游牧民族或者自己穿也都是可以的,若是动作熟练的,用毛线织一件毛衣甚至只需要一天时间就够了。
后者需要用到动物身上的油脂或者内脏等物,发酵时间也需要一段时间,但对如今这种就连洗头洗澡洗头发都只能用皂角的年代,肥皂必然可以带来足够大的影响力。
而除了毛线与肥皂之外,相对更硬的羊毛其实也可以做成牙刷与羊毛毡等物品。
边关这边可以开发的东西还是挺多的。
但还不等林阡将这些东西拿出来,之前一直在外面交易的那些百姓与外族人便听说了朝廷似乎准备在城外开一个不限制身份的贸易市场。
然后,这些人不但不如林阡想象那般抵触互市的存在,反倒有好些人跑来郡守官署传达了对开设互市的热烈欢迎,那些拥有秦朝身份可以入城的百姓甚至每天都跑到官署催促互市的建立。
原本在城内集市交易的百姓与外族人也没有抵触——
一则虽然大部分人都很欢迎外族人带来的便宜牛羊肉,对他们没有很强烈的恶感,但总有一部分百姓的亲人死在了外族人的手上,他们并不喜欢在自己居住的城市内看到外族人,若是可以的话,他们甚至希望将城内的所有外族人都赶出去;
二则这些人对外族人甚至与外族人交易的百姓都充满了仇视,偶尔还会做一些恶心人的小破坏。大家体谅对方的痛苦,但每天被人用仇视的目光盯着,还总是被恶心,大家心里也不好受。 ↑返回顶部↑
那士兵叹气:“因为我们一旦管了,这些人就会将交易地点定在附近的某个村子或者其他山坡、山谷一类的地方,到时候没人盯着,一旦出事儿我们追都追不上。”
“而且里面大部分都是异族人,与之交易的也更多是在我大秦境内定居了的月氏等部落的奴隶与平民,他们彼此之间有亲缘关系,我们管了还会被当做是多管闲事、阻拦他们与自己的亲人团聚、不让他们帮助自己的亲人等等,麻烦得紧。”
原来还有外族人定居在秦国境内?
林阡下意识皱紧了眉头,看向那片树林的眼神充满了担忧。
-
回去之后,林阡将此事告诉了嬴政。
嬴政原以为集市中出现外族人已经是极限了,没想到在城门之外还有其他的集市,他下意识就要将陇西郡的郡守叫过来。
却不想郡守已经得到消息,直接上门负荆请罪来了。
林阡倒是为他说了句话:“陇西郡似乎有不少外族人定居,他们想要与自己的亲人联系,或者自己的生活变好了想要帮助其他亲人也无可厚非,郡守就算是想管只怕也杜绝不了这种事情。”
郡守感激地冲着林阡笑了下,而后解释:“这些人都是在天下一统之后,国家重新梳理各地人口、登记户籍的时候突然被查出来已经与当地百姓成婚了的外族人。我们总不能将人赶走,让人夫妻分离,所以就只能将人也登记成秦人身份。”
而且陇西郡与月氏等部落相邻,这么多年时间下来早就出现了通婚现象,好些外族人都已经与当地百姓生儿育女,部分甚至儿女都成家立业了。若是不认可这些人婚姻,只怕陇西郡会流失掉不少人口,还有不少人会因此家破人亡。
郡守总不能干这种缺德事儿,于是就只能妥协。
可谁能想到登记后,各种麻烦就接踵而至?
嬴政皱眉,没想到边境竟有百姓与外族人通婚。
林阡倒是有一个法子:“我是觉得,之前郡守对集市的处理就很好,我们不如效仿郡守对集市的处理,再在城外以官方身份开一个不限身份,专门供两地百姓交易的集市?毕竟,堵不如疏嘛……”
第64章 169~172
==·肥皂·==
想让官府在城外设立一个不限制身份的互市当然没问题,但如何让原本已经习惯了自由交易的双方接受官府的监管就变成了难题。
林阡原本以为会是这样的,所以她还在思考应该为这个互市增加点儿什么独特商品用来吸引人。
为此,林阡在与嬴政商量之后决定就地取材,拿出毛衣与肥皂两种东西。
前者需要用到羊绒,只需要从那些游牧民族手上买到足够多的羊绒制作成毛线,然后纺织成毛衣再卖给游牧民族或者自己穿也都是可以的,若是动作熟练的,用毛线织一件毛衣甚至只需要一天时间就够了。
后者需要用到动物身上的油脂或者内脏等物,发酵时间也需要一段时间,但对如今这种就连洗头洗澡洗头发都只能用皂角的年代,肥皂必然可以带来足够大的影响力。
而除了毛线与肥皂之外,相对更硬的羊毛其实也可以做成牙刷与羊毛毡等物品。
边关这边可以开发的东西还是挺多的。
但还不等林阡将这些东西拿出来,之前一直在外面交易的那些百姓与外族人便听说了朝廷似乎准备在城外开一个不限制身份的贸易市场。
然后,这些人不但不如林阡想象那般抵触互市的存在,反倒有好些人跑来郡守官署传达了对开设互市的热烈欢迎,那些拥有秦朝身份可以入城的百姓甚至每天都跑到官署催促互市的建立。
原本在城内集市交易的百姓与外族人也没有抵触——
一则虽然大部分人都很欢迎外族人带来的便宜牛羊肉,对他们没有很强烈的恶感,但总有一部分百姓的亲人死在了外族人的手上,他们并不喜欢在自己居住的城市内看到外族人,若是可以的话,他们甚至希望将城内的所有外族人都赶出去;
二则这些人对外族人甚至与外族人交易的百姓都充满了仇视,偶尔还会做一些恶心人的小破坏。大家体谅对方的痛苦,但每天被人用仇视的目光盯着,还总是被恶心,大家心里也不好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