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始皇后 第2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人口·==
  林阡倒是想过借此机会再次试探嬴政——
  上次试探半路夭折,可不代表她就真的相信了嬴政没有类似于读心术一样的异能。
  林阡至今也对此半信半疑。
  但此事毕竟是国事大事,决策本身涉及一国百姓,她还是不要瞎掺和比较好。
  嬴政无奈:他又不是蠢的,怎可能听风就是雨?
  如果自己真决定采纳她“让所有人读书识字”的“建议”,肯定也只是因为这个建议真的有用,而不仅仅只是因为她提出了这个建议。
  但问题是,“让所有人读书识字”对现如今的任何国家而言都不现实。
  其他国家不愿让百姓读书识字,或许还是因为贵族阻挠,秦国却并非如此,历代秦王没有“让所有人读书识字”以培养属于秦国自己的人才,仅仅只是因为……
  让所有人读书的成本太高而已。
  竹简、木牍等记录文字的载具太厚太重,传播不便;布帛等记录文字的载具堪称价值千金;可以写在竹简木牍与布帛上不晕染的墨同样昂贵;毛笔最容易得到,但吸墨性好的毛笔也并不易得……
  更不要说,书籍一向被贵族视作传家宝,轻易不会让其他人抄录借阅。
  若是无法解决这些问题,让所有人读书识字也不过是空中楼阁,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
  除非能降低读书的成本,否则即便是秦国也有心无力。
  但林阡方才的心音,也有那么一点点可取之处——
  林阡的想法是,只要读书认字的人多了,进入学室学习法律的人也会相应增多,而那些了解法律的小吏们日后成为嬴政所需的能臣、谋臣的可能同样会跟着增多。
  嬴政确实没办法让更多人读书识字,但林阡的想法未必没有另外的操作可能。
  他看向李斯几人:“若没办法直接培养出秦国需要的人才,那么增加人口呢?秦国推行军功制度究其根本也是为了能征召到更多的兵力,培养出更多勇武善战的士兵。若是秦国人口有所增加,以至于兵力过剩,那么,至少之前无法免除兵役的小吏就有了不上战场的可能吧?”
  李斯一顿,点头:“若是兵力充足,自然可以免除小吏的兵役。”
  然而……
  王绾提醒:“陛下,您忘了自商君变法以来,秦律一直在鼓励生育?”
  嬴政看向王绾:“寡人自然清楚。但人口的增加除了每年增加的新生儿,不也可以向其他国家招揽?除此外,颍川郡既然已经设立,颍川郡的人口也该利用起来,你们可曾调查颍川郡有多少人口,其中有多少孩童又有多少可以服兵役的青壮男子?这些人入伍后,能否缓解一部分秦国兵力的需求?”
  王绾看向尉缭。
  尉缭开口:“回陛下,颍川郡设立后,百姓积极报名入伍,似乎并抵触从军挣军功。但颍川郡百姓之前较少训练,体格不比秦人健硕,又无老兵带领,想要投入正式战场只怕还要训练个一两年。”
  全是新兵蛋子的队伍拉到战场上,基本等于送死。
  嬴政再次皱眉。
  这事不但王绾尉缭没办法,李斯也没办法。
  而且可以想见的是,在一统天下之前估计同样没办法,因为战争会损耗人口,所以即便有着源源不断的他国百姓补充进来,但想要达到嬴政希望的,兵力多到可以让人数颇多的小吏免除兵役也不太可能。
  因为真要这样做了,只怕会有更多的人想要去当小吏。
  林阡看了嬴政一眼。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