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45)(2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就是那个孔大才子?太子道。
  大爷瞥斜了一眼太子,道:太子倒是喜爱这个孔才子?
  在京城里,提起孔尚任,很少会有人不喜欢,为何?因着孔尚任是当时有名的剧作家,他的《桃花扇》可以代表中国古代剧作的巅峰。
  太子看来很是喜欢孔尚任的剧作,一听便来了精神,道:今日庆丰楼是哪一出?难不成是桃花扇?
  大爷虽然对这些戏曲剧作不热衷,但是也听说过,道:应不是桃花扇,桃花扇六月完稿,至今还为露面。
  老九道:我也不知是甚么,但是听的人很多,便叫你们都来凑凑热闹,听说是个新剧作。
  隔壁好几个书生也正在讨论,道:今儿个说哪出?
  嗨,还能是哪出?你看来了这么多举子,能是哪出?
  哦我知了!
  那两个书生好像打哑谜似的,也不知道具体是哪出哪出,但是他们自己个儿人都听懂了,还恍然大悟,意味深长。
  云禩倒是注意到了,道:这距离科举有段时间了,怎么京城里还有这么多举子?不应该早就回去了么?
  每一届的顺天府乡试因着是省级考试,所以竞争非常激烈,报名的举子也多,每每这个时候,北京城便会充斥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学子,还有学子是拖家带口来的,简直就是举族的希望,那时候北京城是最热闹的。
  胤禛道:如我没有记错,放榜应该是九月,如今已然寒冷,这些学子竟然还在聚集在京城?
  老九道:这我就不知道了。
  诶,来了!
  不知是谁大喊了一声,很快大堂就安静下来,说书的人,唱曲儿的人全都走了出来。
  多谢各位客官赏光,今儿个咱们就说一出通天榜!
  好!
  好!
  老九道:通天榜?通天榜是甚么榜?
  满堂喝彩,说书人便开腔了。
  说书人晃着折扇,缓缓的道:中堂四五家,部院数十人,子弟皆金榜!
  他这么一开腔,四爷胤禛突然蹙起眉头,他似乎想起了甚么。
  是了,胤禛想起来了,上辈子也是如此。有一年的顺天府乡试的确如此,九月放榜,但是一直拖到了深冬,举子们都不愿意离开京城,当时京城里出现了很多密文揭秘揭文等等,还有最著名的剧作通天榜!
  那一年闹得沸沸扬扬,正是顺天府乡试案。
  胤禛这般想着,说书人好似要验证他的想法,道:大家伙儿都知道,这科举对于一个学子来说有多重要!十年寒窗苦读,有人一朝中第,飞黄腾达,有人金榜落地,郁郁而终,但都是各凭本事的事儿,但偏偏有人,不遵循这个理儿!
  云禩听着听着就明白了,原来说的是科举舞弊。
  之所以有这么多学子聚集在京城不愿意离开,正是因为他们不满这次的科举放榜。
  老九轻声道:我好像也有耳闻,据说这次科举放榜,高中的都是大学士王熙、李天馥的子孙,工部尚书熊一潇、左都御史蒋宏道、湖抚年羹尧的儿子,还有一些巨富商贾的子弟。
  老十道:九哥的意思是舞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