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剑掌乾坤 第196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可他段伟成不说话,并不表示城主大人就愿意放过他,只见梁诚冷冷地笑看着段伟成,扬声问道:“段通判,对于本官今天的处置,你觉得如何?这样整顿吏治,你觉得望海城的这些多年的积弊,会不会逐渐被消除?嗯?不要闷着嘛,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出来。”
  站在梁诚身畔的铜海看到这一幕,乐得简直快笑出声来了,赶忙运气憋住,一张脸涨得红光满面,显然铜海看到这个总是与自己为难的通判今天在城主手里吃瘪,心情那肯定是很愉快的。
  段伟成憋得脸色通红,勉强回道:“城主大人的处置自然是英明的,只不过下属官员任免这样的大事,按惯例是应该大家商量着办的,以往都是如此,大人如今直接就独断了,肯定是有你的道理,看来我们这些下属官员今后也可以轻松了。”
  “呵呵呵……”梁诚冷笑数声:“段通判在望海城已经干了很久,就算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嘛,当然有资格在今后安享轻松啦,但是!其余所有大小官员,今后都要给我改一改这种懒散的风气!否则你们要知道本官眼窝浅,里面可容不得沙子!”
  一听这话,除了段伟成一系的人神色犹豫惶然之外,其他官员都连忙肃然起身,齐声答道:“卑职等今后必定恪尽职守,不敢有负城主大人重托!”
  梁诚见下属们这个态度,心中还算满意,实际上梁诚来望海城本不是为了整顿吏治,奋发图强来的。
  原本他也算是胸无大志,只想当个甩手掌柜,安然渡过任期,所以不愿意多干涉地方事务,原计划是想沿袭以往的旧制,让段伟成来管具体的事情。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计划没有变化快,这个段伟成竟然是三皇子的人,本来即便是这样,梁诚也不太介意,只要他安于本分,也不想为此就去针对他。
  可是段伟成既然要为他的主子卖命,暗暗下手来坑害梁诚,对方既然已经出手,那就是结下了生死之仇,那么梁诚肯定也就不必客气了。
  说起来梁诚这一次被刺也算是凶险万状,差点就为此丢了性命,对于梁诚来说,这种无法化解的生死大仇绝对没有不报之理。
  出了这种事情,梁诚今天非但不能将权力交给段伟成,并且今后还要伺机削弱他的权力,最后再要了他的老命,这样才算是报了被那刺客的一剑穿心之仇。
  甚至那位躲在幕后的三皇子,梁诚心中也不愿意放过,只不过现在的自己力量弱小,暂时不能把他怎么样,只能在以后徐徐图之了。
  但是既然已经结下无法化解的仇怨,今后梁诚更是决定尽自己的力量,辅佐五皇子呼延若尘上位,只要到了那一天,就是那三皇子呼延灿的末日了。
  这次新官上任三把火,梁诚头一把火就烧向段伟成,下属官员都知道这个老通判今后日子不会好过了,一个个赶忙撇清与他的关系,乖乖安守本分,一段时间后,望海城那种人浮于事的官场风气竟然改变了一些,稍微像个样子了。
  ……
  自望海城主第一天履职搞了大动作之后,时间也慢慢过去了,一切也慢慢正常起来,只是老通判段伟成的势力越来越萎缩,手下的几个得力干将被裁撤的裁撤,调走的调走,段伟成几乎成了个光杆,在望海城完全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
  其他的大小官员对城主的新政感受不算太大,觉得实际上也没什么太多的改变,除了段伟成一系的人慢慢被裁撤,对其他人来说是换汤不换药,之所以城主第一天履职就发飙,看来完全是在针对通判段伟成。
  众人略一打听,就知道这一切只不过是皇子们的权利争夺而已,是代表五皇子的梁诚在对代表着三皇子的段伟成在进行围剿,实际上与他们这些下僚毫无关系。
  老通判段伟成似乎因为在人前觉得尴尬,索性整天闭门不出,只说是修炼到了紧要时刻,似有所悟,暂时不能履职。
  梁诚也不催促,更不干涉他,任由段伟成天天闭关不出,只是将通判应当管理的一应事务,统统交给舒团来管,结果没想到舒团的确是个难得的人才,不但将方方面面管理的井井有条,和众官员相处得还非常融洽。
  事实上舒团已经完全取代了段伟成,全权管理起望海城的所有大小具体事务,那个望海城的主簿手头的事务,梁诚实际上又交给了随着舒团一起受聘于自己的那两位年轻幕僚接手了。
  于是舒团在望海城的地位,除了名分之外,实际上已经相当于通判了,那些下级官员们在私下里提及舒团,甚至都称之为“无印通判”了,意思就是舒团和实际的通判比起来,也就差一颗朝廷赋予的大印而已。
  至于望海城的城主,梁诚大人,他又打起了当甩手掌柜的主意,开始有意栽培舒团,只要是平常的事务,多半都交给他去办理,不过梁诚毕竟对舒团此人还不能完全信任,因此也有意将不少权力划给了铜海,让他这个本来专管军事的城防总兵也接手了不少政务。
  梁诚也暗暗在铜海和舒团所管辖的政务方面故意弄得有些重叠,随着时间渐渐推移,两人自然起了一些争执。
  每当这个时候,城主大人便来化解两人的矛盾,由于这些事情一般不是什么大问题,看在城主的面上,铜海和舒团两人各退一步也就将矛盾消于无形了。
  不过,久在官场厮混的各级官员中不乏心思敏锐之辈,他们都看得出城主大人是故意让总兵官与无印通判大人相互制衡,以防其中一方做大之后难以管束,实际上城主大人自己是稳坐钓鱼台,坐收渔利的。
  事实证明梁诚这样做效果很好,整个望海城都风平浪静,一方面,由于新任无印通判大人勤于政务,带动得下级官员们也不好怠慢,几个月过去之后,望海城渐渐有些起色,坊市开始有了些人气。
  另一方面,由于总兵铜海大人在城主的支持下,也开始好好维持周边治安,严防海族骚扰,结果在猎捕了一些出头鸟之后,那些低阶海族也不敢轻易上岸滋扰了,一段时间之后,望海城周边的农田里也渐渐开始出现一个个辛勤耕作的身影。
  第四百五十八章 争吵
  将望海城的一应事务都理顺之后,梁诚就开始有些清闲了,由于政务都有了着落,他这个城主平日里一般也懒得到衙门去,在闲暇时或是自己修炼,或是指点不光和砖头两个小家伙修炼,日子过得既闲散,也比较惬意。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